·民间艺人·火狮舞灯巧夺天工

安徽日报 2018-05-04 10:2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徐元霞本报记者 张敬波

在广德县四合乡宏霞村,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村里有一片松林,将村子分为上村和下村。上村的人喜欢舞狮灯,下村的人喜欢玩龙灯。每逢节日,村里总会发生矛盾,甚至斗殴。后来,一位吴姓老人突发奇想,研究创制了集多种动物于一体的火狮奇灯:狮灯头、马灯尾、龙灯身、长马耳,灯胸前两螯捧着红绣球,灯下方撑以两根木棍,两根细绳一根连灯头,一根连灯尾,再和木棍相连,整个灯造型精美。不论是火狮灯的制作工艺,还是其舞狮动作,都独具匠心,有很强的观赏性,深受群众的喜爱,因此取名“火狮灯”,谐音“和事”,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百事顺心。

要讲火狮灯,不得不提火狮灯现在的第六代传人景礼祥。景礼祥今年68岁,他告诉记者,自己十来岁就开始学习火狮灯了,因为喜爱,一坚持就是50多年。景礼祥是全乡数一数二的玩灯高手,在锣鼓的伴奏下,只见他运用皮影戏的操作技法娴熟操纵木棍上的细绳,使火狮头、尾、身体、两螯、绣球都十分灵巧,腾越、打斗、亲昵,甚至喜怒哀乐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景礼祥不仅是玩灯的高手,更是扎灯的高手,所有的火狮灯都由他亲手扎制,从选竹、破竹、扎铁丝、上五彩布……一只火狮灯需要经历30多道工序,耗时8天左右。 “小时候我跟村里老人学扎灯的时候,老人是有所保留的。所以老人每次扎灯的时候,我就偷偷在一边研究学习。几十年如一日的琢磨,才有了现在活灵活现的火狮灯。”回忆学扎灯的往事,景礼祥滔滔不绝。

景礼祥的工作室,其实就是一间很小的房间,工具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平常人家用的剪刀、锯子、弯刀等,没有模子,更没有生产线,有的只是脑子里的构图。一根根竹篾,一张张油彩绸布,经过景礼祥的手,立即化腐朽为神奇,成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火狮灯。学扎火狮灯并不容易,之前眼珠都是固定的,到了景礼祥的手里,火狮眼珠终于实现了灵活转动,让火狮灯表演更加引人入胜。为此,景礼祥琢磨了很长时间,躲在工作室里反复试验,直到有一天的后半夜,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用消毒液瓶子来试试,因为这种瓶子透明晶亮,适合表现眼神。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摸索,火狮灯的双目终于从呆滞无神变成现在的顾盼有神。

虽然简陋的工作室很难与一只只巧夺天工的火狮灯联系在一起,但就是在这里,景礼祥贡献了自己几十年的青春,让火狮灯这门民间绝艺薪火相传。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火狮灯独创于四合,延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保留了最浓缩的地域特色,承载了过往,孕育着未来,蕴藏着深厚的四合传统文化,这是景礼祥一直坚持扎火狮灯的原因。“这是我们四合乡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 ”景礼祥说。

新闻推荐

不忍财产被低价变现一次还清720万

2013年9月,尤某某向广德某贷款公司贷款500万元,宁国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某牧业有限公司、吴某某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其中,宁国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用其位于宁国市某处的1.72万平方米...

广德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广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