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所有报答爱”■本报记者 顾维林/文 程叙/图
罗妈妈给媛媛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时,她很高兴。罗妈妈帮罗媛媛穿袜子。这是罗媛媛历经大半年时间绣出的第一幅十字绣。罗妈妈每天都要给罗媛媛全身按摩。
“如果有时间,你尽快来吧,她现在的健康状况不是特别好。”电话那头是广德县杨滩镇工作人员孔甜。
电话里的“她”不是别人,正是杨滩镇胡村村小陈村民组村民罗媛媛,一位先天性脑瘫患者。
多年来,她长期卧床,几乎不能动弹,但凭借着不屈的意志,她学会了用脚叠衣服、整理床铺、绣十字绣……被当地村民称呼为“脑瘫绣娘”。
2018年1月19日,在多次说服父母后,34岁的罗媛媛与当地红十字会签订了眼角膜捐赠书,完成了心愿。
倒计时的生命
2月9日,雪后放晴的阳光特别柔软。偏居一隅的小陈村懒懒地躺在大山的怀抱中,闲适而惬意。
一条泥泞的乡村道路旁,56岁的罗运平正在修整被大雪压塌的钢棚,近处,他的妻子徐美凤紧靠着一张病床,双眼红肿,倦意十足。
“今天不冷,就把媛媛推出来晒晒太阳。”徐美凤说着,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媛媛好几天都没睡着了,吃了安眠药也没有用,我也跟着着急。”
望着躺在床上的罗媛媛,徐美凤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1986年农历十月初十,罗运平出差在外,怀孕的徐美凤突然出现早产症状,临盆在即。“当时还没来得及给我送去医院,孩子就出生了。”
那一天,一个名叫“媛媛”的女孩降临到了这个世界。“生下来后,媛媛长得特别好,眼睛大大的。”徐美凤说,怀抱着小家伙,就像是抱住了一个大大的世界。
媛媛的出生,本是一件大喜事,未料却因一场意外平添了几分悲伤。
“她出生后的第三晚就发了高烧,而且双手一直在抽筋。”罗运平回忆说,自己连忙裹了件大衣,然后把媛媛塞进了怀里,骑着自行车连夜向医院飞奔而去。
寂静的夜晚,医院里的罗运平来回踱步,焦躁不已;在家等待的徐美凤更是不敢合眼,心急如焚。她倚靠在门前,直勾勾地望着门外的路。第二天早上八点多,丈夫和女儿终于闯进了徐美凤的视野。“孩子打了几针,烧退了。”听到丈夫的话,徐美凤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一转眼,已是第二年的开春。脱去了厚厚的棉袄,徐美凤突然发现已经四五个月大的媛媛有些不对劲。
“村里和媛媛差不多同时出生的小孩还有很多,他们都特别爱笑,而且手脚都很灵活,但媛媛头总是偏着,手里拿不了东西。”徐美凤感到了一丝不安。到了七八个月时,同龄的孩子都能坐会爬了,但媛媛连坐都坐不起来,手臂也抓不了东西。
在村民们的建议下,徐美凤和丈夫抱着孩子来到了合肥的一家医院。医院说,孩子是缺钙的缘故,没什么大问题。
听了医生的话,回家后小俩口变着法子给媛媛补起了钙,但直到媛媛一岁多,症状还是没有好转。带着更大的不安,徐美凤夫妇带着女儿来到了杭州就诊。
“当时医生说孩子不是因为缺钙,而是先天性脑瘫。”徐美凤回忆道,那一刻,自己像被什么击中了似的,整个人懵掉了。“到最后眼泪都流干了。”
憧憬着一丝康复的希望,徐美凤和丈夫带着女儿四处寻医问药,但情况仍不见好转。直到孩子四岁的时候,夫妇俩这才死了心,慢慢停下了求医的脚步。
时间在与病魔的抗争中缓慢流逝。看着同龄的孩子都背起书包上学,只能瘫躺在床上的罗媛媛羡慕不已。
“妈妈,我什么时候能上学?”女儿的每一次询问,都像在徐美凤的心上划了一道口子。
三十载春秋,一晃而过。从起初双脚灵活、言语清楚,到如今只有头部有知觉、说话含糊不清,罗媛媛的身体每况愈下。
“她也知道自己可能没有多少时间了。”罗运平说完,沉默了许久。
不服输的意志
躺了许久,罗媛媛示意母亲要坐起来。徐美凤赶紧摇起了病床,让女儿倚靠在床头。阳光打在罗媛媛的脸上,她笑靥如花。
走进罗媛媛的家中,只见一张方桌上,一块布满灰尘的格布和一缕缕五颜六色的丝线歪七扭八地躺在桌上。
那是媛媛未完成的十字绣作品。
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读过一本书,多年来,陪伴罗媛媛的只有那台破旧的电视机。也正是这个方方的机器赶走了她的孤独,几乎成了她了解世界的唯一渠道。
由于天资聪颖,通过跟电视学习,罗媛媛不仅学会了数数、认得不少字,到后来还学会了哼唱歌曲、用手机自拍。为了能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她还学会了用双脚铺床、叠衣服。“她折的衣服就像商场里摆得那么整齐。”徐美凤说。
2011年的一天,罗媛媛突然跟母亲说要她给自己买个十字绣。徐美凤估摸着女儿只是看了电视一时兴起,并没有放在心上。到后来,经不起女儿的一再嚷嚷,这才买了一个“福”字给她。但徐美凤依然觉得女儿只是看看,过过眼瘾罢了。
听说罗媛媛要绣十字绣,同村不少人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有些人还当面挖苦表示“如果媛媛能把十字绣学会了,简直是个奇迹”。
听到这些话,罗媛媛打从心底觉得气愤。“我绣不会我就不吃饭!”带着不服输的劲头,罗媛媛让父母把自己关在房中,认真研究起了这个“浩大的工程”。
偶然的一天,徐美凤推开了女儿的房门,眼前的一幕让她既心酸又感动。只见罗媛媛左脚夹布,右脚穿线,吃力地绣着那幅“福”字作品。
就这样,一次次尝试,一遍遍摸索,失败了从头再来,罗媛媛丝毫没有放弃。由于身体蜷缩,视线不好,很多时候,绣针就那么直直地插进了脚板,鲜血浸染了格布。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尝试,罗媛媛终于成功绣了几针,用双脚掌握了十字绣的基本绣法。
因为动作吃力,常常一根线绣下来,罗媛媛几乎全身都汗透了。最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她才将一幅常人只需要三五天就能绣成的“福”字作品完成。
那一刻,罗媛媛笑了,徐美凤哭了。
“亲眼目睹她的一针一线,真的特别让人心疼。”徐美凤说,看到女儿费力的动作,自己一遍遍地劝她不要再绣了,可媛媛哪里听得进去。
懂事的她常常跟母亲说:“我一定要绣,然后把作品卖钱,给你买件衣裳,不能让你养了个姑娘像没养一样。”
2013年,罗媛媛克服重重困难,接连又成功绣了三幅作品。眼看着女儿的生活越来越充实,罗运平的脸上也终于有了些许的笑意。
但好景不长。2017年,由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罗媛媛原本还算灵活的双脚开始变得僵硬,到最后根本没有了知觉,罗媛媛再也不能用脚“举”起绣针了。
很长一段时间,她变得一如以前沉默,泪水成了她的日夜陪伴。直到去年的秋天。
最倔强的心愿
2017年10月,徐美凤注意到经常哭泣的女儿开始变得笑口常开,这让自己从心底里觉得宽慰不少。
“我……想……捐……献……眼……角……膜……”偶然的一天,罗媛媛一字一字把这句话从口中蹦了出来,罗运平夫妇这才知道女儿爱笑的原因。
原来,罗媛媛从电视节目里得知:尽管自己全身瘫痪,但死后眼角膜可以捐献。所以为了保护好自己的眼角膜,她决定今后不再哭了。
听到女儿的请求,那一刻罗运平是懵的。他和妻子一口否定了女儿的决定。哪知这一举动却让倔强的罗媛媛变得怒气冲冲。
“到后来,为了让我们答应请求,她开始绝食了。”罗运平说,本来女儿进食就越来越困难,再加上不吃饭,身体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差。
拿不定主意的罗运平找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大伙儿围在一起聊起了媛媛的心愿,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最终也没有个结论。
“答应吧,本来身体就残疾,死后还要捐献身体的一部分,做父母的心里肯定不好受;不答应吧,这又是女儿的心愿,怕伤了她的心。”罗运平说,最后一家人商议着先答应媛媛,哄着她吃饭。
倔强的罗媛媛哪肯就这么罢了。得知父母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她急忙催促着父亲赶紧给红十字会打电话,签订捐献协议。
“为了捐献眼角膜,她从电视里把捐献的流程都记下来了,还教我们一步一步该怎么做。”徐美凤说,为了不辜负女儿的心愿,自己和丈夫跟当地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看到我们打电话后,她才重新恢复了笑脸。”
2018年1月19日上午,罗媛媛一大早就醒了,她知道,这天自己将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
上午9点多,广德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罗媛媛的家中。罗媛媛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咯咯地笑了起来,看到她的精神状态,在场的人无一不被她的乐观感染。很快,罗运平就代表女儿在《中国人体捐献器官自愿书》上签了字,按上了手印。
看到这张自愿书,罗媛媛的笑容溢满面颊。徐美凤说,自己已经很久没看到女儿这么开心了。
“为什么要捐献?”在与女儿的交谈中,徐美凤不止一次含泪问过。罗媛媛告诉妈妈:帮助自己的人太多,自己也想死后能帮助别人。
女儿的话,徐美凤怎能不懂。得知罗媛媛的情况,多年来,省、市残联等部门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看望慰问,当地残联部门也积极通过无障碍工程等项目为罗媛媛一家解决了不少困难。“媛媛常说:大家对她的爱,她还不尽,就指着死后能做一点点小贡献。”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小山村又恢复了清晨时的那般宁静。远远眺望天边的晚霞,罗媛媛眯起了双眼,准备再休息一会。
看着怀中女儿安逸的神情,徐美凤也笑了,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了下来。
新闻推荐
“咚咚锵、咚咚锵……”近日,随着热闹的锣鼓声,广德县“我们的节日·春节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进东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记者在现场看到,东亭乡东亭社区广场上挤满了前来观看的当地居民,无论...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