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武碾子坡3000年前的高粱种子说起
李胜灵
秋天,我回长武探亲,在乡间邂逅了一片高粱地。作为70后的我们,对高粱的记忆是深刻的。高粱是粮食,是饲料,也是制糖、制酒的原料,高粱饴糖是我们儿时最甜蜜的味蕾记忆。当然,小时候因为淘气,我们也没少挨训,妈妈惩罚我们的工具是一把高粱穗做的笤帚疙瘩。
我在十年前开始泾河文化之旅,与公刘、古豳、碾子坡等带着3000多年前农耕文化烙印的“遗传密码”结缘。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在长武碾子坡先周遗址发掘出土碳化植物种子,经鉴定,为3000年前没有去皮的高粱。每次看到碳化高粱图片时,我便有穿越千年的代入感。
《诗经》中的《大雅·公刘》《大雅·生民》《豳风·七月》等篇章记述了先周时期农业生产和农民一年四季日常生活和劳作情况。周先祖公刘率族人从“邰”地迁居“豳”地,设北豳国与南豳国,北豳国包括今天陇东大部分地区,南豳国则包含了今天长武、彬州、旬邑、淳化及麟游和甘肃灵台的部分地区。也因此,当年南北豳国曾经的属地到今天都有自称为“周祖故里”的传说。据当时的考古资料描述:“碾子坡高处住屋基地和灰坑的壁龛里以及已残破的陶尊内发现一些碳化粮食。”这些已经碳化的植物种子经鉴定,为3000多年前没有去皮的高粱。这一发现把中国种植高粱的历史向前推了上千年。
豳地农耕文明悠久历史,还可以从农作物品种的继承中得到证实。《诗经·七月》中记述当时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秫(高粱)、黍(糜子)、粱(早种晚熟的榖)、穋(晚种早熟的榖)、稷(谷子)、菽(大豆)、麦(小麦)、壶(葫芦)、麻(麻子)。直到现在,长武、彬州、旬邑、淳化等地仍在种植这些农作物,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
今天,长武当地农民依然把高粱称作利“禾兆秫”。《诗经·公刘》篇中有“乃裹餱粮”“彻田为粮”的记载,长武农村很多人至今还把高粱面做的窝窝头叫“餱餱”。麻籽最初也是食物,所以被列入粮食类。今天长武、彬州等地的人们仍然喜欢把麻籽当零食来吃。
长武碾子坡先周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牛、猪、马、羊和狗等动物骨头,说明当时的畜牧业生产已经十分发达。碾子坡先周遗址发现的住所,普遍是深土窖式或半竖穴式两种形式,也就是《诗经·大雅·绵》所描述的“陶复陶穴”居住习俗。“陶复”指在崖面打洞而成的窑洞,“陶穴”则指的是今天仍然存在咸阳地区农村的那种“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俗称“地窑”的院落。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还出土了斧、锛、杵、鬲、甗、簋等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这一件件凝聚着周先祖智慧的文物让我笃信,修犁耕田、纺织印染、涂泥塞缝、用葫芦壳做瓢、搓绳、酿酒、搓米扬糠等农业生产技术,到今天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追根溯源都滥觞于先周时期。
2018年,我担任白描老师《天下第一渠》的写作助手,在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进行野外考察时,我给白老师讲泾河流域的公刘传说、豳地的人文风俗和碾子坡先周遗存。我们站在碾子坡遗址远眺黑河(泾河支流)川道,触摸碾子坡遗址夯迹依稀可辨的窑洞残壁,白老师欣喜地说:“胜灵,我在这里特别有感觉,有一种穿越感,我好像走进了时空隧道,走向历史深处,走进了《诗经》里的《七月》”。其后,白描老师在《天下第一渠》中对碾子坡表述如下:
“望着眼前的这块土地,我让自己的想象飞越到数千年前。那是一个兴盛的聚落,周人先民在这里稼穑耕种,养蚕纺织,挖掘窑洞,建造房屋,烧窑制陶,这里曾经响起他们庆贺丰收的歌声,上演过隆重古老的敬天礼地奉神事鬼的祭祀仪式。”
古人把“重稼穑,植五谷”称为“豳风遗训”,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留着“诵豳堂”,颐和园内还有座“豳风桥”。长武碾子坡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禾兆秫”,是周人先祖在泾河流域豳地创造的农耕文化的实证,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至今闪耀着古老而智慧的光辉。(B)(13)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萍)9月17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评估组一行来咸阳市旬邑,开展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工作,评估组对市...
旬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