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流淌的非遗情怀 记咸阳市非遗文化学者、诗人杨生博

咸阳日报 2019-03-19 09:06 大字

本报记者王婕

杨生博在昭陵博物馆观察石刻马。(B)(10)

杨生博(右)与旬邑唢呐艺人一起探讨。(B)(10)

“风搅着雨丝,像心绪一样飘乱,挥动的手,把心拉到了空中旋转……码头翻新了,小船废弃了,再沉的依恋,也鼓不起曾经的红帆……”一首《古渡码头》揭开了组诗《诗意非遗》的“扉页”,十九首现代诗歌里,杨生博在古渡码头、建陵石刻、昭陵、马嵬驿、郑国渠等非遗文化元素中,肆意挥洒他的胸中诗韵,用点点诗意阐释非遗之美,用悠悠诗心抒发怀乡之情。

迄今为止,咸阳师院教授杨生博带领他的团队研究民间非遗文化已有十六个年头了。多年来,杨生博团队一直倾心于探索地方民间文化,主持省级以上艺术科研项目12项,出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作品200余篇(首),先后编写了《中外爱国主义教育比较》《库淑兰剪纸研究》《库淑兰剪纸技艺研究》《李登峰作品研究》《秦汉战鼓艺术研究》等学术专著8部,为咸阳市研究民间非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深入体悟秦汉战鼓

2014年3月,杨生博第一次踏进了秦汉战鼓46代传人黄建民的家,在其如痴如醉的讲述中,杨生博初次体悟到了秦汉战鼓的艺术魅力。

为了深入了解秦汉战鼓的艺术价值,杨生博将研究秦汉战鼓艺术课题申报为省级艺术课题。随后开始了对秦汉战鼓的田野考察、艺术整理和学术探研。经过4年的努力,杨生博与他的团队共同完成了《秦汉战鼓艺术研究》一书,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秦汉战鼓的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服装设计艺术,揭示了其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现代魅力,很好地展示了秦汉战鼓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为学习、传承和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了一件基础性工作。

在《秦汉战鼓艺术研究》一书中,杨生博等作者对秦汉战鼓的由来与价值,以及乐器种类、乐谱特征、鼓舞道具、鼓阵种类、鼓技分析、表演服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让读者在品读中如闻战鼓阵阵,气势如虹,仿佛亲眼看到了大秦帝国的“虎狼之师”横扫六合的雄壮气势。

国家一级演员程鹏民在看完《秦汉战鼓艺术研究》后欣喜不已,并向杨生博为首的创作团队表示谢意:“是你们的劳动,让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一生从事的艺术事业有了一道让人心动的风景线。”

呕心研究库淑兰剪纸

一直以来,剪纸大师库淑兰是杨生博团队的重点研究对象,用他的话讲:“我们对于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研究,起源于她的成就,感动于她的人生。”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杨生博带领咸阳师院副教授李健、岳瑾深入探究库淑兰剪纸的创作历程,分析研究她剪纸技艺中的艺术价值,先后完成了《库淑兰剪纸研究》和《库淑兰剪纸技艺研究》两本专著,将库淑兰剪纸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早在 2010 年,杨生博就与李健一起推出了《库淑兰剪纸研究》一书,该部专著是国内最早的系统研究库淑兰剪纸的学术著作。书中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对库淑兰剪纸的特色进行系统揭示,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库淑兰创作的所有作品源泉,几乎都与当地歌谣给予的灵感相联系,以至于本人边唱歌谣,边创作剪纸作品,成为库淑兰剪纸的一个传奇。”书中详尽收录了库淑兰剪纸与其创作的歌谣,让读者在歌谣中体味着作品的文化内涵,在文化内涵感悟中欣赏其作品的艺术形态。

在《库淑兰剪纸研究》出版七年后,杨生博和他的团队又再次推出了《库淑兰剪纸技艺研究》一书,重点对库淑兰的剪纸技艺进行了研究。针对库淑兰的创作理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并将库淑兰作品创作图式分为人物、花鸟、动物及昆虫等六类。书中将库淑兰与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进行比较,把两人作品的图片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分析两位大师艺术探索的共性与区别,并称库淑兰是“中国的马蒂斯”。

探究评论李登峰作品作为礼泉人,杨生博对家乡地方文化展现了难能可贵的学人品质。从2014年9月底到 2015年1月,杨生博与张廉合著了《李登峰作品研究》一书,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们五次返工修改书稿,除了占用双休日还经常工作到深夜。面对耗时繁忙的工作,杨生博却毫无怨言,正如他所言: “这是我们回报家乡养育之恩的一本书,态度上不能蹂躏自己的感情。”

《李登峰作品研究》详细记录了李登峰的个人生活史、创作史以及与其密切的社会发展史的轨迹。作品对李登峰的创作发展进行深入探察、解读与研究,对李登峰的创作特点、艺术特色进行了细致探讨、梳理、归纳与总结,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了李登峰“一生经历受尽奔波得经验有欢乐;艰难困苦酸辣苦甜都尝遍没愁颜”的写照。

在《李登峰作品研究》专著中,已故民俗学家梁澄清为该书作序,其中写道:“该书作为一部专著,使过去相对零碎,分散的研究更呈现学术化的广度与厚度,使李登峰作品的价值和特色更具条理性与逻辑性,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做到的。”

“该著作是李登峰作品的一次深入的学理探究与集中展示,对陕西地方文化与文学尤其是三秦民间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咸阳师范学院教授许军娥在评价《李登峰作品研究》一书时,称作者杨生博评之精当,论之有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比较研究中形成了独特的评论风格与特点。

创作诗歌阐释非遗之美

写诗是杨生博在研究非遗文化之余的爱好,常年对非遗文化的深入研究,让他将学术专长与胸中诗意巧妙融合,创作了一首首令人惊奇的非遗诗歌,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诗歌艺术领域。

杨生博的非遗诗歌主题极为丰富,有对库淑兰、李登峰的长篇叙述,也有对端午节、春节的深刻思考,还有对秦汉战鼓的深情抒怀,同时包括对名胜古迹和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他将浓浓的诗意注入到非遗文化当中,让诗歌获得了厚重的思想品质,更让非遗文化有了令人回味的审美意味。

今年春节前夕,杨生博的首部诗集《生命生命》出版。在 150 多首作品中,杨生博以生命为题,写出了生命之诗系列。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在序中写道:“在诗人这些生命的歌吟中,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诗人笔下的乡村、亲人和自然万物,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热情、善良和真诚。”

在杨生博的诗歌中,读者被剪花娘子的传奇和苦难所哲服,反思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意义,回忆古渡码头的潋滟湖水,仰观建陵石刻的轩昂,赞叹郑国渠的雄壮……一首首借古咏怀的非遗诗,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历史的画廊,在诗韵流淌间,共同感悟他的非遗情怀。(B)(10)

新闻推荐

将“德善”化于心践于行 “咸阳好人”现象引发蒲公英效应

本报记者张丹见习记者田锡超“崇德”为先,擦亮城市的文明底色;“向善”成风,彰显人民的文明气质。在咸阳,有一种“善”是危急...

旬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