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进程的见证者:行走在都市边缘的赶骡人
高楼林立、车流不息,马骡车与城市格格不入。
赶骡人吃力地拉着马骡车行走
本报记者 吕聪 文/图
古代人类的智慧远比现代人想象中要聪明得多,大自然中种种飞禽走兽经驯化都能为人所用。凶猛的野畜变得温顺、乖巧,教化过后,它们成为家畜,成为人类数千年繁衍、生存和生活的“好帮手”和“朋友”。马、骡就是其中的一种,马骡车恐怕是人类最早的“私家车”了!随着社会的进步,聪明的人类有了更为先进的代步工具,马骡车似乎只能出现在回忆中……
曾经,马骡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生产、生活和农作的有力“帮手”。可显然,人类不会满足于这个速度,也不会满足于创造的停滞不前,人类对各种科学技术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的发明和应用,现代交通工具变得多样化和便捷化,马骡车却成了“最慢”的代步工具,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然而,兴平市城区边缘至今仍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每天吆喝着马骡车,拉运着吨位较小的货物和杂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四处找寻或能负载的各式货运生意,他们的“座驾”有一个有趣的昵称:“嘚(dei)儿车”。
城区边缘仅存十余辆马骡车
12月7日的午后,冬日阳光普照着大地,格外暖人。兴平市城区大小街道、路面车流不息,然而,细心的人们总能在车流中发现有人悠闲地坐在马骡车上,一手挥长鞭,吆喝马骡前行,后厢架子载着小体型的各式货物,在城市中穿梭。汽笛声此起彼伏,人群声吵嚷热闹,马骡车与身边如风般驶过的汽车,也与其后高楼林立的城市对比鲜明。54岁的杨明产吆喝起马骡车,精神抖擞,颇有激情。一声厉喝,马骡车紧急“刹车”。他告诉记者,他是东城街道办周村村民。自己的骡子是从他人手中购买的,按年月计算,这个骡子已经23岁了。骡子寿命一般为30年左右,自家骡子也算步入“老年”。“年龄虽长,但它干活很卖力,也好使唤。”据杨明产讲,过去,马骡车很常见,但现在养骡子的人越来越少,马骡车也越来越稀奇。目前,兴平市城区周边仅存的马骡车只有十余辆。
马骡好吃不懒做 多在工地“当差”
杨明产饲养骡子才三年多,但经验颇为丰富。据他介绍,饲养骡子比较省事,家里只需盘一个骡子圈,添一口槽。骡子胃口很好,一天伙食净重7—8斤,多以小麦、玉米、麸皮等为主。偶尔牲口生病,找个兽医一看便好。“虽然能吃,但它可不懒做。”杨明产说,有时马骡要拉一天的货,可骡子从没体现出疲惫和懒怠的现象。
采访中,另一名男子驾着一辆马骡车正好经过。这位庄头村的村民称,他们这些赶马骡车的村民都是靠给工地拉些吨位较小的建筑材料为生。马骡车最大负重约1吨左右,按工地方吩咐,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一趟费用为50元,城外的话,费用另外协商。“生意时好时坏,有时牵骡子出来,一天没活,生意好的话也能一天跑个三、四趟”。他们的客户多是长期合作的建筑工地,一个电话,马骡车随叫随到。马骡车一次生意包管拉车,又管卸货,也较受到客户的欢迎。尽管如此,赶骡人也感叹随着时代的进步,能用上骡车的客商还属少数。
赶骡人成为时代的见证者
据赶骡人称,关中地区不产马,买马的话需要从外地运回,价钱高,不划算。人们现在能见到的马车其实都是马骡车,也就是骡子车。说起有客商选择马骡车,不选重型机械车拉运货物的原因,赶骡人颇自豪地称:“马骡车拉货费用低,特别是对货物体型和吨位较小的情况,雇佣方觉得划算,当然,马骡车还低碳环保”。
马骡车时代从鼎盛渐渐走向没落,某种程度上也说明社会在进步,逐渐地赶骡人成为时代的见证者、文明的见证者。看着赶骡人吆喝着马骡远去的身影,我们在感叹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对那些曾经帮助我们生产生活的马骡感到不舍。(D)(8)
相关链接:
马骡车的渊源
约公元前2000年,黑海附近草原部落开始用马拉有轮子的车,这种车轮已有轮辐。此后,这种用作长途运输的马拉车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运输车辆。当然,这些马车不仅拉货运物,同时也用作载人远行。直至19世纪,马骡车仍是人类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蒸汽机车的发明并广泛运用,马车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据考古学家推断,中国的马车历史最早或可追溯于商代晚期。
“骡子”之名的由来
骡子是一种动物,有雌雄之分,但是没有生育的能力,它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公驴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驴骡个小,一般不如马骡好,一般没有生育能力。
很多人不太理解马丈夫和驴夫人生出的孩子为啥叫“骡”?有专家趣解,马和驴,它们的结合不会像马与马或驴与驴结合那样,能够得到低等动物界的认同。这等出身,已经注定了“马丈夫”和“驴夫人”生出的孩子,一辈子将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说它“累”比较恰当,以“马”字和“累”字的组合来为马和驴交配的孩子起名,够贴切。
新闻推荐
“三化”撑起“三农”发展新希望 ——兴平加快率先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许建刚
走进如今的兴平农村,一排排楼房高耸林立,一座座大棚“弯腰”迎客,照明用沼气灯的人多了,出门开小车的比比皆是,甚至考驾照都要排队,人们的交谈中发展经济的话题明显增多,使用电脑“网上冲浪”的人不计其...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