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二月二炒豆豆炒下多少岁月留香

咸阳日报 2011-03-04 00:20 大字

本报实习记者 唐凯 文/图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句谚语你一定很熟悉。在北方,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家家户户都有炒豆豆的习俗。炒豆豆的种类也不一样,有炒玉米豆的、有炒黄豆的、有炒黑豆的。古往今来,小小的豆豆寄予着人们太多的岁月追忆……

炒豆豆的来历

2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兴平市南位镇陈阡村,一进村就看到有四个小孩拿着豆豆吃。村民王师傅告诉记者,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炒馍豆豆,现在不炒馍豆豆了,开始炒玉米豆了。

关于炒豆豆的来历有很多。有的人说炒金豆献给土地神,让他保佑五谷丰登;有的说炒豆是为了杀死蜇伏一冬刚刚苏醒的百虫,让庄稼有个好收成。

流传最广的是,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施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炒豆豆。

不同年龄的人对炒豆豆的回忆

50后、60后:吃馍豆豆很奢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正经受着诸多恶劣环境的考验,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回忆炒豆豆时,脸上都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今年46岁的村民王大禾说,那时候吃馍豆豆,想想那味道真是香啊。记得当时跟着生产队去地里收庄稼,收完以后,我们就经常跟着家里人一起去地里捡残留的粮食,有时候收获还不少呢。

70后:吃炒豆很幸福

“我们小时候哪有现在小孩幸福啊,有那么多零食选,我们那时候对二月二很期盼,能吃到炒豆豆,是件很高兴、很幸福的事。”刚干完农活回来的村民王养强抹了一把汗说,“我家这天都不会少了炒豆豆,一年不吃,心里都觉得空荡荡的,就像伏天吃羊肉、冬至吃水饺一样,已经成习惯了,吃的就是这个心情。只不过以前都是家里人自己做,现在街上、市场里都能买到现成的,口味也很多。”

80后:装到学校比比谁的炒豆豆香

“你知道二月初二吃炒豆的习俗吗?”记者问。村民王磊磊回答说:“不就是炒馍豆豆嘛!”虽然只有22岁,但王磊磊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他告诉记者,小时候每年的二月二,家里的大人都会炒馍豆豆,那时候年纪小,觉得炒出来的馍豆豆特别香,他们同学在这一天早上都会带一些去学校。他还记得当时一装就是一小塑料袋,放在书包里,到学校后发现同学们都带了,他们就互相换着吃,比谁的更好吃。(D)(4)

新闻推荐

霍去病墓状祁连茂陵胜景天下传

霍去病墓在咸阳市辖的兴平市东北约15公里处,系汉武帝茂陵陪葬墓,奇异之处在于有“象征”的意义。霍去病墓,“为冢像祁连山”。霍去病18岁随大将军卫青出征,讨伐匈奴,屡战屡胜。特别是在河西走廊祁连山...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