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杨铁腿 ——记武功县武功镇羊圈村驻村干部杨普社
本报记者 孟利明
初秋的羊圈村,清爽宜人,果香四溢。
“二哥,忙啥呢?”羊圈村的果园边,村民向杨普社打着招呼,杨普社微微一笑,“给东头的老陈交话费去!他手机没费了。”
48岁的杨普社在村里有两个称呼,比他小的叫“二哥”,年长他的叫“杨铁腿”,村里这么亲切的称呼已经代替杨普社的大名。
村民们都说他没架子人好,而且腿脚麻利,不停歇,尤其对他的“腿功”相当佩服,如同一台“永动机”——为乡亲们大事小事奔跑着,永远不知疲倦,这杨铁腿的名字就叫开了。
杨普社人勤快。每天6点多,他早早起床将村委会的院子打扫干净,犄角旮旯,里里外外,杨普社都会扫呀拖呀的,“村民们到这办事,环境好了,心情也会好的。”略黑瘦的他憨厚地说道。
杨普社有着平凡而传奇的经历。原本,他只是家乡村子里的一名文书,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三次表彰被破格提拔,录用为公务员,后来,他申请到村上当驻村干部,一干就是6年。
驻村干部要应的事多,每天杨普社就把这些事一一记录在本子上,形成15本《民情日记》,跑遍羊圈村的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甚至知道谁家的老人哪天过生日,哪两家正为一些小事闹矛盾,都收在杨普社的《民情日记》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在本子上,我就忘不掉要给村里办啥事。”
农村许多人习惯于干完农活才去村委会办事,这在机关已经是下班时间,杨普社深知这种特殊性,就干脆搬到了村委会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24小时“坐班”,黑天半夜,刮风下雨,有事招呼一声,杨普社随叫随到。
其实,杨普社的家就在常宁镇寨杨村,驱车也就40分钟50里的路程,但为了羊圈村的事情,即使在节假日他也极少回家。
“驻村干部,就是要住在村上、吃在村上、给村里人办些真真正正的事情,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办!”杨普社腿快嘴也快。
羊圈村在外务工的人多,家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到镇上办事十分不便,杨普社是个热心人,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许闪鹏记者辛建斌)近期,武功县教育局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抽调局机关同志和基层学校骨干人员,分初中、小学两个检查组,由局领导亲自带队,在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启动了教育教学工作暨校长履职情况督导...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