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周秦烟波话武功杜晓辉

咸阳日报 2012-01-31 11:57 大字

经常出门我总以自己是武功人为悦,这缘于我特别热爱生我养我的家乡,就像儿子深深地爱着母亲一样。因家乡地处传说中的北蟒山腹地,便勾起了我小时候幼稚的遐想,或许是那些武林高手当年在此劫富济贫声名大震,先辈们才起了这么一个让后人叫起来带劲、听起来振奋的名字-武功。

远古时代,武功就是有邰氏女姜嫄的封地。这里有宜于农耕的上等土地,于是,姜嫄的儿子弃在此安下心扎下根,教人们树艺五谷。因稼穑有功,尧便封其为后稷。后稷并在今武功镇郑家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邦国“有邰国”,先周文化的足迹便就深深地携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此,教稼台下“千古农都”的人们才在这“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上,用他们执农不弃,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一代又一代演绎着先周文化的辉煌与文明。当年,周文王就是凭借着先祖留在武功大地上这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和自然恩赐,与武王一道为伐纣灭商储备力量,最终开创了周八百年江山名垂青史的灿烂文化。

现如今在武功周边的广大地区,留下了诸如“周公、召公、太公、毕公”等周历史文化遗迹的地名符号,这些一个个庄重中显出威严,别致里透出典雅的名称,无不显现出周人德治思想的博大与精深,表达人们对历史名人的崇敬怀念之情。在这诸多用历史名人称谓命名的地名当中,武功一名如璀璨的金星在众星的拥戴下,闪耀着周秦历史文化渊源的光芒。《史记》载,公元前771年,82岁高龄的卫国国君姬和得到西戎犬戎杀死周幽王、诸侯叛乱、让其参战平乱的命令后。他怀着精忠报国的一腔热血,不顾年事已高,亲率大队人马从彬县南下赴邰地截杀犬戎兵马,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护送周天子徙都洛阳的活剧。令周平王大为感动,划地赠物,又赐姬和最高爵位“武公”,意为勋绩皇大,德配天地。卫武公即作了一首“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温温恭人,维德之基”的诗,以谢周平王的知遇之恩。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到了封建割据的战国时代,秦国有一个睿智过人的君主名叫秦武公,他从小就很崇拜卫武公的治国才能,对其“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更是赞赏有加,便给自己立名武公以自勉。他在执政期间,除了遵先祖之法,推行扩大疆土政策外。就是在已控制的边远地域设“县”行政,他在设县地域积极学习卫武公治国方略,兴办牧业,扶持农业,增修城垣,举和谐之政,强爱民之策。一时间,邽、冀、蒲、郑、杜和阳平、栎阳、荡社等县都和雍城、有邰等地一样,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就是这位功业卓著的强势君主在其统治范围内初创县制,才有了人类今天行政建制完善的县级政权组织。

而到了秦孝公时代,这位富有远见的天才领袖不知是野心所为,还是早就窥透了先祖武公的心思,他一面指使旌旗猎猎的部队长驱东进,拓展疆域。一面则把推行县制这事做得淋漓尽致,洽到好处。他似乎怕天底下的人们不知道,初创县制乃是武公先祖开山之作。于是,在公元前350年,特置武功县,以示纪念。他的这种做法好像是告诫历史,更像是告诫人们先祖设“县”乃煌煌之功,天地同鉴。文献记载,“正因了秦孝公在全境设了41县,才为后世秦始皇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武功县名却被一些史料记录为“因武功山得名”,或是“因周武王伐纣有功”而名,这与历史发展的逻辑推理和山川地貌名称更迭的记述,似乎不相吻合,更有牵强附会之感。(C)⑤

新闻推荐

务实之风扑面来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转作风促监管工作小记

金晓春本报记者刘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的难点,如何创新工作、求真务实,有效保障全市人民饮食安全,就必须激发活力、赛场‘赛马\’,激励先进、鞭策后...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