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地车轱辘灯

西安日报 2016-09-14 00:00 大字

三原黄毛村地车轱辘灯(黄佳 摄)

正月十五夜,在三原县渠安镇黄毛村,听说有一种新鲜的社火表演即将开始。热心的观众如洪涛汇聚,正在人们发愁场地太小难以施展的时候,只见一个头扎英雄结的小伙,手执流星锤(柴炭装在一个拳头大的铁纱网里,系于细铁链或绳索一端)轮着闯入人群,看到流星锤飞舞,火星星四处飞溅,人们本能的后退,让出了场地。这时,随着铿铿锵锵的锣鼓声,四个青年手执牌灯站立四角,然后,二十个打扮得俏丽的娃娃,身着节日盛装上场,他们手里推的,就是人们期盼的地车轱辘灯。

清朝同治年间,生活在鲁西南、鲁西北广大地区的民众,因黄河水灾而成规模地向外移民,有数十万人西行“闯关中”。地车轱辘灯,就是山东移民迁陕路上的一大创造——

移民们举家西来,山高水远,日夜兼程,缺乏照明之物,就用木头做一个夹子,中置木轴,穿竖立圆轮,上紧挨放一平轮,内放油碗、灯芯,用河边柳条或坡畔荆条折弯成灯状,外用纸糊一灯罩,夜里点着,让孩子推着在前边照明引路。这就是最原始的地车轱辘灯。

一部分山东移民在三原县安家落户以后,日月慢慢好转,生活渐渐富足。正月十五闹花灯,娃娃手中总得有个玩意吧?安居在三原县渠岸镇的山东人,就想起了大迁徙途中的地车轱辘灯,做出来让娃娃玩,既是纪念,又是娱乐。随着时代的推进,做灯的柳条、荆条,换成了细细的竹篦子,内置的油灯换成了蜡烛,外糊的白纸上也画上了各种图案。玩地车轱辘灯的村庄也开始发酵。从董家窑(原叫义和)村,传到黄毛村。黄毛村的老人梁彦伦,就是从小到董家窑边玩边学的。

解放初,黄毛村的地车轱辘灯,表演程式多样:圆场、交叉、列队……还应邀赴咸阳专区、渭南专区表演。为了丰富多彩,表演时还加入了夯歌、五人旱船、高跷等民间社火项目。

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属于生产队集体的地车轱辘灯随之消亡,只有个别人家过年时,自家给娃娃做个把地车轱辘灯。正月十五过后,娃娃们夜里推灯互碰,看谁的结实,谁的先烧着,以便来年改进。

而今,黄毛村为了让地车轱辘灯重现风采,请会做地车轱辘灯的83岁老人梁彦伦、高庆山和72岁的张云亮耗时40余天,手工做成的车轱辘灯十多个。灯形由原来的简陋单灯,变成石榴形、花瓶形、宝塔形等二层三层多灯;每层灯下,都有可以转动的轱辘;外糊的白纸,变成了五彩丝绸;每盏灯上,都沾有一圈流苏,车转动起来,流苏飞飘,七彩夺目;灯顶插置各种绢花鲜艳绚丽;原来木竹制作的灯杆,已经被pwc管子取代,美观轻巧;灯杆顶端,插入木雕的龙头凤冠,喻示喜庆祥和;灯内的蜡烛,已经换为电灯泡儿,灯下底盘拐角装置电池,上面巧用绿叶覆盖,扶杆上安有开关,可以让灯随时明灭。

2009年,黄毛村的地车轱辘灯,成功地申报为三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在申报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闻推荐

让家成为滋养心灵的港湾 ——记范秀莲和她的“全国文明家庭”

范秀莲(前右一)、雷国平夫妇提起前不久在北京领奖的事情激动不已。(资料图片)本报记者赵波在嵯峨山下的鲁桥镇东里西村,有一对放弃城里舒适生活的退休夫妻,倾其私囊,情注失学和留守儿童,引导未成年人健康...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地车轱辘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