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古村落里开起农家乐
三原县柏社村古村风貌
在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73岁老人左永超这两天有点儿忙。因为不仅要忙碌农家乐开业前的筹备工作,还要时不时接待来村上观光的外地游客。
为了解陕西省古村落保护利用情况,以及古村落保护与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和促进***的关系,4月25日,省政协文史委调研组赴三原、富平展开了实地调研。
百年老屋传承先人精神
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属于典型的关中北部黄土台塬区,早前村舍建筑多为下沉式地窖洞,加之楸树繁茂,便形成了“涵于地下、隐于林中"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被誉为“地平线下的村庄"。
村子东南方的一口地窖洞,便是柏社村村民左永超生活了一辈子的“地下之家"。
地窖洞里有着二十几年树龄的杏树覆盖了院落中大部分区域,由于花期时下了一场雨,今年的杏子坐果率并没有往年好。
而左永超老人又是好客的,每年杏子成熟时,都是谁来谁吃。当然,虽然今年结得少,但免费吃杏的“传统"依然不会例外。
据左永超介绍,他的爷爷就是在这座地窖洞里长大的,保守估计也有120年历史了。因为他和老伴一直常住于此,所以岁月并未带给这间百年老屋太多印记,最大化保留了初建时的原汁原味。
在左永超和家人看来,这座院子如今已不是住所这么简单,它传承着祖先100多年的精神寄托。
左家人的农家乐应运而生
柏社村全村3750人,苹果树在这里普遍种植,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并不多。
柏社村支书席刚表示,窑院蕴含着古老的人文基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目前,全村共保留地窖洞780院,其中核心区域集中了下沉式地窖洞225院。
2014年,柏社村成功入选了全国传统古村落,也让该村的地坑窖洞保护利用看到了希望。
如今,随着一批扶持资金的到位,村里的7院地窖洞已改建修复。“最近央视《远方的家》以及陕台的节目等在村内拍摄,让柏社村的知名度日渐提高,现在周末游客日流量能达到2000人。"
所以,柏社村想通过发展古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
左永超老人的儿媳妇胡玲告诉记者:“我家有12亩红富士苹果,每年只有疏花疏果以及卖果时忙,平时也就除除草、打打药。"
去年,胡玲家的12亩苹果卖了十几万元。“虽然收入还可以,但是村上人一年中近半时间都比较闲,特别是冬天,男人们打麻将,妇女们谝闲传。"胡玲说。
今年“五一",左永超老人在儿媳妇等家庭成员的支持下,一个属于“左家人"的农家乐就要营业了。
古村落保护利用带动乡村旅游
“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并适当开发利用,可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助于推进***,而这份收益又能促成当地农民和政府对古村落进一步保护。"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赵静谈及古村落保护利用时表示。
赵静说,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应该是全方位的,除了保留自身特点外,吃、喝、玩、购一样都不能少,相关部门或开发商要从当地环境、产业实际出发,精细化注入造血功能。
省政协委员孙文军认为,古村落保护利用,商业性不能太浓。这是一把双刃剑,保护利用需要投资,操作好了可能会带动当地旅游经济,操作不好会适得其反。“开发时要避免同质化现象,不能总考虑收益,还要向文化靠拢,多考虑古村落实质的东西。"
此外,省政协委员李小超还建议,古村落保护修复一定要最大化保持原貌,关中古村落就应该有房子半边盖、拴马桩、桐树、槐树等地域特色,而不是现代化的设施和名贵苗木。(记者 原登荣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满淑涵)5月4日至12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咸阳、安康、汉中开展“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扶贫攻坚"专题调研。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王锐带队。调...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