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恩情,我终生难忘!” ——“千帮千”帮扶户孙月恒脱贫记
本报记者 杨波海 通讯员 王超 志峰
走进“千帮千”帮扶户孙月恒的新家,三间崭新的新房让人无法和一贫如洗、相依为命的父子联系到一起。看到自己的新家和村里其他群众一样的漂亮,孙月恒流着激动的泪水,逢人便说:“我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漂亮的家,这都是‘千帮千\’活动救了我,让我们贫困群众翻了身啊!”
让困难群众走出贫困,奔向富裕,是检验乾县“千帮千”活动真帮、真干的试金石,也是孙月恒的帮扶单位县财政局全体党员干部的心头事。财政局组织全体帮扶干部第一次步入孙月恒家时,看到眼前的景象,所有人都震惊了。一个破窑洞前两间50年代的危房,屋内一个箱子一个炕,一个灶台两个碗,一眼就能看到天。这就是北部旱腰带地区一位贫困户的生活环境。孙月恒家住阳峪镇祝家堡村前进一组,孙月恒是全县一千多户公示的帮扶对象之一,全家三口人,本人患有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二儿子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帮扶结对前,老孙家没有任何经济作物,生活来源仅靠大儿子常年外出间断性打工维持,所住房屋因土坯结构年久失修,即将倒塌无法居住,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
了解到基本情况后,财政局主要包抓帮扶干部杨英一开始就犯愁了,认为这样的家庭咋帮,根本没办法帮,曾找领导要求乡镇能换个有基础的,局主要领导及时和杨英进行了沟通,让他在帮扶活动中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动员各方力量,并和他针对孙月恒情况确立了“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经济上扶业”的帮扶思想,制定了思想帮扶、生活帮扶、建房帮扶、养殖帮扶的递进式具体帮扶项目。由于多年的贫困生活,加之有个多病的儿子,面对帮扶干部,孙月恒潜意识认为,神仙都没法挽救,心里想还不是和以前一样,送点慰问品、生活品而已,所以,对于杨英的多次沟通,根本不放在心上。“没转变就是自己工作方法不接底气,没有带着感情去工作,那就再去走走穷亲戚!”杨英自己这样认为。一到他家后,问他还有啥活可以干,和他一起劳动,和他说心窝窝话,慢慢打开了孙月恒的心结。通过多次促膝谈心,分析所处环境,鼓励其树立生活信心,摆脱越贫越愁、越愁越贫的思想包袱,孙月恒对生活有了一点信心,看到老孙的转变后,杨英内心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莫名的亲切感。
为了使孙月恒依仗重新点燃的这点生活信心站立起来,杨英抓住时机,为其积极联系好“三告别”建房补助项目,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帮扶的进展和计划,局领导当即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孙月恒老屋查看,党员干部感到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一致积极响应支持,纷纷踊跃捐款,离退休老同志得到消息后也都亲自跑来奉献爱心。浓浓的爱在迅速的汇聚,杨英把孙月恒的建设新家当作自己的事,几乎跑断了腿,第一个帮助拆除危房,镇村也在第一时间为其解决了庄基。房子盖到中途,资金出现缺口,局里同志又群策群力,通过成功人士动员企业家捐款4万多元。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100多平方米砖混结构新房新家终于建成。
孙月恒一家重新振作起来了,杨英又和他商量提出了想通过养猪让他自我造血,尽快致富的计划。目前,孙月恒的4头猪仔已经出栏,第一次一次性收入8000多元,拿着沉甸甸的钱,孙月恒情不自禁地说:“党的恩情,我终生难忘!”(B)⑩
新闻推荐
白如冰正在欣赏他的藏品本报记者杨波海文/图白如冰家居乾县城,在乾陵博物馆工作,常年浸润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浩瀚长河中。他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位收藏家。他的收藏发自于一个作家对于生活的细致入微的...
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