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平凡岗位书写医者大爱
本报记者 袁森
他从医二十余载,在平凡岗位上奉献青春;他救死扶伤,用仁者医术书写医者大爱。他就是咸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何小鹏。
2003年春夏之交,一场肆虐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在中华大地上流行,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那年4月9日凌晨3时,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收治从北京疫区回来的疑似“非典”一家6人,进行紧急隔离,开始医学观察。当时还在内科当主治医生的何小鹏临危受命,被指派到咸阳抗击非典第一线,成为第一批直面救治咸阳首例重症非典患者的医护人员。
医院很多医生工作几十年都未曾碰到过SARS疫情,有的年轻人开始出现了紧张和恐慌的情绪,但是当安全与危险、生命与死亡的考验摆在面前时,何小鹏没有退缩,他说:“在那个时候,我就是一名守卫在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没有退路,也不能退缩,被感染、丢性命的危险随时都在,但我明白医生的职责就是救人,迟疑一分钟,甚至几秒钟,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可能永远走了!”
那段时间,何小鹏和其他非典诊治小组的成员,一起朝夕相伴、共同奋斗。他开朗直率的性格、临危不惧的气概时刻感染身边的人。
除了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服,进入病房为患者查体,并倾其所学给患者治疗外,何小鹏还要担负起很多保障工作,打扫卫生、搬送氧气等体力活总是抢着干。
为了缓解大家对于SARS的生疏和慌乱,他反复讲解关于疫情的具体应对措施、防护措施的协调和完善、提高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这些具体工作为防止医护人员的感染、取得抗击非典最后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50多个昼夜的艰辛决斗,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年5月21日,咸阳唯一一例重症非典患者最终治愈出院。何小鹏也因此受到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的表彰奖励,荣获全国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何小鹏很是淡然,他说:“这次非典事件我们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胜利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
面对非典,何小鹏临危不惧;在行业发展中,他不畏艰难发展学科,锤炼本领勇做行业尖兵。
2007年,咸阳地区尚无单独设置的呼吸专科,为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医院任命由何小鹏组建成立呼吸内科,当时他带领三名年轻医生组成医疗组,其中两人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证书,设备只有一条用了近10年的纤维支气管镜,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邓伟超记者王琦)5月13日,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对所辖高压输电线路通道进行巡视检查,此次巡视通过地面与无人机巡视相结合...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