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百岁老人的幸福生活

咸阳日报 2012-07-26 23:51 大字

刘彩芹老人正在浇花  本报记者 杨波海 摄

本报记者 杨波海 实习生 王妍雅

咸阳市中山街3号居民楼里,住着一位刘彩芹老人,今年6月6日刚过百岁大寿。7月23日,记者慕名前往她的家中进行采访。

刘彩芹老人平时一人住在这间处于二楼的两居室房子,生活完全自理,做饭、洗衣都是自己做。70岁的儿子张静有时回来陪她住几天。她一头银发,虽是一双小脚,但腿脚灵便、眼明脑清,说话语言清晰,声音响亮,只是耳朵有些背,与她需大声说活。她睡的是硬板床,铺的是凉席,床头有一个小风扇,卫生间用的是蹲式便位。老人告诉记者,她和已故的老伴都是礼泉县人,12岁时,爸妈就因匪乱离开人世,她和两个兄弟都是婆带大的。1928年她结婚来到咸阳,那时丈夫就在中山街开花行,就是买卖棉花的店铺,从此,在中山街一住就是八十多个年头。

老人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晨5点多起床,先晨练,背靠床头仰卧,空中蹬腿100下,再下床,腿搭在床头上压腿,随后再扶住床头半俯卧撑数十下。锻炼后,在阳台上浇完花,倒上一碗白开水,再倒些蜂蜜、醋,搅匀喝下去。这些做法,已经坚持了20多年。早饭一般是牛奶、鸡蛋,而冬天早餐最爱吃的是苞谷糁子煮红芋,就着野菜和胡萝卜丝。午饭经常爱做西红柿鸡蛋面、凉拌面,爱打搅团、漏鱼鱼,也喜欢凉调着吃。下午6点左右吃晚饭,喝点儿奶,把蒸馍切成片吃。一日三餐,老人的饭量都很小。

多年来,老人一直坚持锻炼。除家中晨练外,每天都要外出散步,从博物馆步行街走到渭阳路,沿路边西行拐进学道巷,再到中山街,转一大圈。两年前老人还经常转到统一广场,在体育器械上锻炼,扒着横杆上下起蹲100多次。老人非常讲究卫生,注重保健,每天都要用热水擦身、洗脚,自己按摩腿脚、搓颈椎、拍打肚子,梳头等。每天下午3点到6点,与同楼的几位老人一起“掀花花”(玩花花牌)。老人爱看秦腔、听秦腔,儿子专门给买了碟机,她有时一听就是两三个小时。

老人一生勤劳俭朴、善良自持,和亲睦邻。育有一女一子,女儿74岁,儿子70岁,里外孙6个,重孙5个。令老人欣慰的是,她今年十八岁的重孙张家豪现在在北京棋院,是围棋专业一档的选手,曾在全国拿过许多大奖。她最大的重孙今年26岁,留学英国,9月份就要回来结婚。五世同堂的日子,对老人来说为时不远。英年时,她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之余,还经常在老伴的花行里亲手打棉花包子。解放后老伴在蔬菜公司工作,她为酱菜厂帮着择辣子、切咸菜、腌酱菜。她爱给人帮忙,经常为左邻右舍、楼上楼下帮着做家务、织布纺线、烧水做饭,照看家门和孩子。

刘彩芹老人吃斋念佛,每月农历初一、十五都要点蜡烧香、放佛乐。老人说,他一辈子遇到啥事都能过得去,能想得开,不放在心上。现在吃的好、喝的好,政府还给发钱哩,一个月高龄和老龄补贴一共要发300块钱呢,好日子还长着呢。

老人家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盛世常青树,百年不老松。”这正是对老人最美好的祝福。 (C)④

新闻推荐

致富有门道 生态有保障礼泉旱腰带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齐头并进

本报讯(记者刘伟通讯员张亮)“让我没想到的是,从梅杏成熟的时候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村里的御杏观光园每天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特别是到了节假日,村里的农家乐家家都红火,我们家也跟着沾光...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