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胡娜:姚中锻炼了我

咸阳日报 2015-05-06 22:52 大字

本报记者 马驰骋

2005年市级十佳文明园丁、2006年市级赛教能手、2007年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泾阳县师德标兵、2010年泾阳县优秀班主任、2014年泾阳县优秀支教教师……这些荣誉,便是胡娜近几年来,为学校、学生交出的最好的答卷。

胡娜1997年来到泾阳县姚家巷中学参加工作,刚开始那两年,为了锻炼她,学校安排她上示范课。她在上边讲,下边坐着二十多名老师,学校要求听课老师只说不足之处,不许提优点。示范课上完了,听课老师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点评完,沮丧的心情立马涌上了胡娜了心头,“我自认为准备很充分,谁知道结果却这样。”她当时想。沮丧归沮丧,沮丧完了胡娜赶紧调整心态,然后在大家的帮助下,迅速成长了起来。

没几年,她便当上了9年级的班主任,也是自那时候起,便一直担任9年级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她带的班,数学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县名列前茅,她也连续多年被评为校内优秀班主任。

去年,要求去乡村中学支教的通知发到了学校,很多人不了解支教工作,动员老师们支教一直是学校管理层的难题。当时,胡娜没多想就报了名,第二天通知便到了她手中,去兴隆中学支教一年。学校痛快地放她去支教,这反而让胡娜有点小失落,她寻思:“我的班成绩这么优秀,又是毕业班,学校怎么舍得就这么放我走了。”

第二天一早,从县城的家到兴隆中学坐了40分钟车,这所远离县城的中学共有280名学生,跟拥有几千名学生的姚家巷中学可以说是各具特色。胡娜发现,她所带的两个初三班的学生都非常淳朴可爱,让她很是喜欢,于是她想要把自己最好的水平拿出来教孩子们。因为姚家巷中学在泾阳县的高效课堂改革里一直走在前列,胡娜便将高效课堂带进了她支教的学校,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促使全员参与,让乡村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说。

她的课堂非常受学生们欢迎,以至于有次胡娜请了两天假,再次回到学校的时候,有学生开心得挤眉弄眼,对她说:“胡老师你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你回去了。”学校的其他老师听了她的示范课,向她请教课堂上讨论、交流、展示的细节,非常认可她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胡娜又及时发现了个问题,自己以前教的学生都是全县学习最好的学生,这里的孩子们相反基础较差,她必须转变教学重点,改为主抓基础知识。这时她才意识到,当初支教为什么学校那么痛快地放她走了,教不同的学生,也是对教师素质的一个极好的锻炼,同意她去支教正是学校对她的另一种培养。

支教的这一年每天长途奔波,也真正让她体验到乡镇老师的不容易,回到姚家巷中学以后,她一如既往的在学校忙忙碌碌。把耐心都给了自己的学生,以至于她自己的孩子问她题,她讲了一遍就没耐心地把笔一摔,扭头就走。为此丈夫都看不过眼了:“你天黑着就走了,天黑了才回来,孩子问个题而已,你能讲讲,不能讲算了!”胡娜自己也感慨:“亏欠我家娃太多了。”(E)②

新闻推荐

申金萍 红色土地成就绿色梦想

樱桃到了成熟期,申金萍每天都“泡”在樱桃园查看情况。本报记者马沅聪摄本报记者马沅聪实习生张丹丹就读医学院的她,19岁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了医院,成了一名护士。如果不是一次进修,如果不是看到一本...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