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上接版这在当时全省村级党组织中是屈指可数的张恩宽的

咸阳日报 2011-06-18 10:28 大字

(上接A1版)这在当时全省村级党组织中是屈指可数的。

张恩宽的三把火,在长街村干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把干部群众的心重新凝聚起来。

为乡亲办了点实事

修路。几年间,长街村的路,从沙石路变成柏油路,又从柏油路变成水泥路。先后投资200多万元,硬化道路7.6公里,整修水泥阳沟6.5公里。投资30万元,安装路灯270多盏;路旁植树2100棵;制作宣传牌100余个,使长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引水。积极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为村里打深水井4眼。在市县检察院、发改、财政和水利部门帮扶下,投资146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在长街村全面实施。他组织群众代表40余人赴张家山实地考察了水源,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积极性。目前,张家山的泉水已流进长街村的每户人家,并辐射周围4个村,解决了近1万群众的饮水问题,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校。长街村小学原名清凉寺小学,有着悠久历史。由于年久失修,校舍残破不堪,成了撤校并点的对象。张恩宽一听着了急,长街群众居住分散,若学校撤并到邻村,学生上学距离太远,秋冬时节安全也成问题。他奔走呼号,找镇上,找教育部门。经多方协调,使学校得以原址重建。资金缺口大,他发动本村党员、干部、村民及在外名人、企业家捐资建校。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投资70余万元的教学楼,配齐了内配设施,并完成了危墙改造,使长街子弟在宽敞、明亮、坚固、美丽的校园里安心读书。

富民。结合本村实际,张恩宽制定了产业富民发展规划。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大棚菜和酿酒葡萄种植。刚开始,群众不理解,工作难度大。他带领村组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组织群众到蔬菜种植示范村——云阳镇花马村参观学习,使群众看到了大棚菜的效益和前景,打消了思想顾虑,推动了产业发展。目前,该村建立蔬菜基地1个,发展中棚300亩;引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悦丰瑞公司,发展酿酒葡萄近1000亩,解决了本村200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建立鲜食葡萄基地1个,面积近300亩。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名利荣辱在所不计

自打张恩宽当上村干部,有朋友给他算了一笔账:跑运输每年按最保守的收入七万元,这些年他少挣了50多万。当村官不挣钱,还往里倒贴钱。自己的私车当公车,跑了5万多公里,直至报废。这几年上级奖励的2000块钱,他全部用于村上的开销。

他和村主任肝胆相照,配合默契。这些年,两人只红过一次脸,为的是荣誉。上级要表彰一个先进,村主任要报他,他要报村主任,两人争得不可开交,情急之下,他发了脾气。最后,村主任妥协了。在推心置腹的交谈中,两个铁打的汉子都哭了。要当好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真是太苦、太难了!为了集体的事顾不上自家的事,上有老,下有小,亏欠家人的太多。面对家人的抱怨,亲朋好友的不理解,群众的误解、讽刺、辱骂、威胁,只能把一切深埋在心里。

吃刀咽剑也要碰硬

去年有个商人,为达到在冶峪河采石挖沙牟取暴利的目的,深夜拿着1万元现金求他通融。他不为所动,巧妙应付,予以拒绝。为保护村里的耕地,为长街子孙后代计,为落实党委、政府的河道禁采令,他也没有屈服,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凛然正气。

村民张某多占3.8米村路为庄基建房,是十多年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土地清查中,他和镇、村干部反复做工作无果。他征得镇政府同意,在2008年6月强行拆除张某多占的庄基房屋。为此,张某对他及他的家人寻机报复,当街辱骂,他默默忍受。妻子儿女不满,他强装笑脸,给家属做工作,坦然面对。后经多方做工作,张某认识了错误,自行拆除了多占的庄基房,使村里的规划得以正常进行。(B)④

新闻推荐

粮集路变成了“红灯区”?

本报讯(记者石聪蕊)“从外面看是理发店,其实里面都是‘小姐\’。”一位热心群众向本报反映,泾阳县粮集路成了名副其实的“红灯区”,街面上的理发店大都“挂羊头卖狗肉”,暗地里从事着色情活动。7月16日...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