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自报家门 陈德宝

咸阳日报 2016-09-01 00:00 大字

当我提笔自报家门的时候忽然吃了一惊:还没活几天人哩,咋就成了“花甲”老人了?

公元1955年古历正月28日,我出生于淳化县石桥乡李原村一个普通农家。我的前边,已有两个姐,一个哥,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稍大一点之后从父母口中得知,我们的“老根”在湖北省郧西县。爷爷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受人尊敬的木匠了。有一年他去给舅家拜年,由于年纪轻又是小辈,就没有请他上桌吃饭。爷爷觉得受了羞辱,心一横便挑着木匠工具边走边给人干活来到了陕西。安家后索性连老爷老婆也接来同住。两个老人的坟冢就在我们村里。我能记事时爷爷和婆已经过世。下雨天一家人坐在炕上闲聊时我曾问过父亲:“老家还有啥人哩?咋不回去寻根哩?”父亲说他就出生在陕西,湖北老家是个啥样子,他都不知道。前几年我和朋友开车去武当山,路过郧西县城时特意绕进去看了一眼。那是南北走向的一个大川道,建筑很现代,姑娘多水色,饭菜也好吃。只是不知道我的“老根”在哪条山坳沟道里。

我的性情愚直倔强,心直口快,不懂隐藏,不知设防。这是不是从爷爷那里得来的遗传?

我从九岁开始上学。上到三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就来了。每天只上半天学,半天时间就帮家里放羊挖柴打猪草,跟一群年龄不相上下的混小子满坡满沟地疯玩。高小时在石桥镇上的完全小学上了半年。石桥完小改成了石桥中学,我又回村上小学念了一年。后来又在石桥中学读书两年。之后考入设在淳化县城的淳化中学,1973年从淳化中学高中毕业。自此,我的学生生涯宣告结束。

这里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在上学之前和上学之后,我曾受到过一点文学的熏陶,以致后来竟然成了一个“文学青年”。我的一个与我们同住一个院子的堂兄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时,在县文化馆帮助下办了一个图书室。这个图书室就在我家院子的一间草房里。我得天独厚地可以在图书室里随便乱翻,看遍了那里所有的“小人书”——连环画册。识字较多之后我便开始看长篇小说,逮住什么看什么。大致记得的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小城春秋》《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暴风骤雨》《苦菜花》《破晓记》《风雷》等等。这些阅读培养了我的读书兴趣和习惯,也打开了我的一扇扇心灵窗口。

1975年10月我20岁时,以积极分子的身份(也叫亦工亦农或副业工)经淳化县委组织部批准到淳化县委宣传部任通讯干事。这一干就是整整11年。期间也曾被抽调下过两年乡。而更多的时间就是写通讯报道和各种行政材料。这种文字写得乏味了,我就开始写一点“文学作品”,比如小散文、小小说之类。1985年分别于《陕西日报》和《西安晚报》发表散文《雄关漫游》。1986年初于《西安晚报》发表第一篇小小说《灵感》。

1986年7月我与妻子王彩琴一起被招聘录用到青海省的一家基层新闻单位。这时,已届而立之年的我经过11年新闻写作的历练,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新闻从业者了。在青海的五六年间,我的新闻报道可谓铺天盖地——几乎每一个星期都可以在《青海日报》《西宁晚报》上看到我的消息或通讯。当然,我不满足于过眼云烟般的新闻写作,一直坚持写散文,写小小说。此期间除青海、陕西的报纸而外,曾于《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和《农民日报》副刊发表过散文作品。

1992年春季我和妻子一并调回咸阳。1993年底到《咸阳日报》,当了五年记者,之后任报社副刊编辑直至2015年元月退休。期间集结出版了散文集《故乡风景》《心语》和杂谈集《坐而论道》。退休前夕,我曾以两首打油诗《我的自白》对我这大半生做了小结。这两首小诗由著名秦隶书法家、原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社长李甫运教授书写,悬挂于我家客厅。

其一

生于一九五五年,高中毕业文革间。新闻生涯四十载,偶作散文写杂谈。辗转曾经赴青海,归来秦都把家安。瞬息已是花甲人,回眸往事如云烟。

其二

性情愚直且疏懒,不羡富贵求平安。新闻职业混饭事,为文只是图消遣。书朋画友常聚会,也打麻将谝闲传。不想长命活百岁,但愿快乐每一天。 (B)(10)

新闻推荐

顾客逛超市摔伤 法官调解获赔

本报记者吴红超市购物时不慎被落在地上的菜叶子滑倒致受伤,随后,伤者李某将该超市以及相关物业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用。近日,在淳化法院的调解下,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共同承担了这笔医疗费...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自报家门 陈德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