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集张建宁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腊月二十三以后,生长在农村的一些碎娃们,开始嚷嚷闹闹着要去官庄、土桥赶娃娃集,尽管当时生活过得清贫,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大人,还得大方地掏出几块钱,打发孩子们去逛集。
那个时候,跟一趟娃娃集,确实不容易。当时,胡家庙乡还没有设立集镇,加之交通不便公路上行驶的班车很少,和我一样大的碎娃们,只能靠“11”号,一路高歌有说有笑地步行到10多里以外的官庄、土桥跟集。来回20多里路程,把人的腿都跑肿了、脚上磨成了泡,但是谁也不叫一声苦。因为逛集的快乐始终占据在他们的心头。到了“二、五、八”或者“三、六、九”跟娃娃集的那些天,要赶集的人们早早起来,收拾停当背起玉米面干粮馍,三三两两地从村子里出发,气喘吁吁地赶赴土桥或者官庄。来到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面上,看见一街两行尽是糖果烟酒、油糕麻花、萝卜白菜,过往行人川流不息,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走在大街上,别的男孩或者女孩都涌向商店购买洋糖、麻花或者红头绳、发卡之类的物件,而我则一个人跑到卖书的地方。爱不释手地翻看一下那些摆在地面上的小人书,毕了掏钱买上几本《三顾茅庐》、《火烧赤壁》、《林冲雪夜上梁山》等连环画。尔后再从商店买上几张红纸和一瓶墨汁,好准备回家书写过年用的春联。太阳渐渐西移,逛了一大晌,该到了回家的时候,几个人进到饭馆,拿出几角钱,每人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荞麦面饸饹,在当时那个年代,也算是最奢侈的事情了。就这还有的人舍不得吃,咥上几口从屋子里带来的干粮馍,将就着噎个饥算是一顿饭,就开始拎着大包小包,踏上回家的路程。在返回的路上,不知是逛乏了,还是其他原因,大家像霜打的茄子了一样,谁也不说话,慢腾腾地往回走,到了家已经到了暮色苍茫、炊烟袅袅的时候了。
如今,人至中年的我,二十多年了再也没有赶过娃娃集了。以前那些逛集的悠悠往事,却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不管咋说,娃娃集毕竟是自己人生岁月的一种念想呀!(B)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贾一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淳化县城关镇土官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郭巧玲,二十余年来悉心照料瘫痪大哥,她用执着和善良、勤劳和聪慧,诠释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她常说:“为人...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