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淳化落坊村古槐的传说 丁延平

咸阳日报 2013-09-24 02:27 大字

在淳化县落坊村中央,并列生长着两棵葱茏劲秀的古槐,昂首云天,浓绿如云。据村民传说,此槐树为强姓祖先从山西洪洞县贾村大槐树上折下的枝干扦插成活的,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

元末明初,战乱频仍,中原地区百姓十亡七八,而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经济繁荣。各地难民大量涌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为了迅速恢复社会生产,巩固新生政权,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明朝政府强制迁徙移民十八次之多,总计有812个姓氏,移民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500个县(市),其中就包括落坊村的强姓祖先。

据说强姓祖先,叫强和泰,年近六旬,妻张氏,下有一子,唤作根儿,一家三口被官军强行从家里押解到洪洞县贾村大槐树旁的移民站,一连几天的跋涉使老两口早已苦不堪言。一日,官家宣布要强和泰一家三口迁到黄河以西的淳化县定居。强和泰一听,心想我老两口年岁已高,路途遥远,这不是要我们的老命吗?他跪地乞求道:“老爷们,行行好吧,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不行,走得动也得走,走不动也得走,这是皇帝的命令,违令者斩!”官家严厉斥责道。强和泰没有法子,只好起程。出发前,强和泰让根儿从大槐树上折下两根树枝,给自己和老伴当作拐棍用。就这样他们一步三回头地望着大槐树,听着上边老鸹的凄凉叫声,踏上了西去的迁徙之路。

强和泰一家迎着早春的凛冽寒风,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川又一川,终于来到潼关地界,妻子张氏终因饥饿和劳累染病在身,没几天就撒手人寰。父子掩埋了张氏,每人拄着一根槐树枝,继续西行。这时,河里的冰凌都融化了,柳条上缀起鹅黄的碎点,一队队大雁往南飞去。可是,强和泰身板却越来越衰弱了。他每走几步,就要靠着槐树枝歇息半天,一天也走不了十里路。当父子俩来到淳化县境内一条沟畔时,强和泰将槐树枝往土里一插,倒在地上闭上了双眼。根儿放声大哭,引来附近民众,大家帮根儿将父亲葬掉。根儿来到父亲插下树枝的地方,埋头哭泣,不知以后该怎么办?这时,一声悦耳的凤凰叫声传来,根儿抬头一看,只见一台地(今西落坊村)之上,一只金光闪闪的凤凰正在那里鸣叫,还不时地用爪子在地里抓着什么。这时,他看到一个奇异的现象:插在土里的槐树枝,竟然生根发芽,长出嫩绿的小叶儿来。根儿十分惊讶,心想,从洪洞出发,走了几个月,父母双亡,槐树枝却活了。难道说,洪洞大槐树有灵性?这里就是我强家扎根的地方?根儿又向前走了二十多步,赶忙将自己手里的树枝也插进了土里,果然也发出了新芽。根儿忙跪地磕头,感谢大槐树的指点。他就在槐树枝生长的地方住了下来,白天垦荒播种,晚上打坯建窑。有人见根儿勤劳朴实,便将女儿许配给他。又过了几年,槐树长得越发大了,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根儿农闲时分,就坐在槐树下,给孩子们教唱“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的歌谣。

由于此地落过凤凰,于是附近的人们便把这个村子叫“落凤村”。久而久之,竟叫转了音,变为“落坊村”。后来,落坊村人口迅速增长,一部分搬到了沟道东部,被称为“东落坊”,原来的落坊村,则变为“西落坊”,其实都是一个村发展来的。

现在,落坊村的人都叫“小便”为“解手”,喜欢背着手行走。据说移民途中,防止移民逃走,官兵把移民逐一反绑双臂,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上路。由于长时间捆着双臂,久之,迁徙移民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在押解过程中,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就简化为“老爷,我解手”,于是“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大槐树移民多在自家新居门口栽种槐树,以表达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如今东西落坊村,周遭都是槐树,村庄隐匿其中,颇为宁静。而尤以西落坊的这两棵槐树最为奇特,它们几乎一般大,但每年春季长树叶的时间,总是一前一后,交替进行,令人拍手称奇。两棵槐树上每年都会有喜鹊筑巢,叽叽喳喳,煞是热闹,似乎为现在的美好生活呐喊助威,古今对比,令人唏嘘不已。(B)(12)

新闻推荐

转变服务理念 提升服务质量 完善服务功能 淳化全面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本报讯(刘力)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淳化县按照“紧扣中心,打造特色,创先争优”的总体要求,不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全面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三强一名”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强化培训,转变服务...

淳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淳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