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咸阳文化该如何“叫局”
本报记者 杨波海
“文化兴咸”战略是咸阳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咸阳应该打造怎样的文化品牌,如何打造让咸阳文化品牌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近日,记者采访了咸阳文化界的几位知名人士,他们各抒己见,但其观点却有着基本的认同。
“第一帝都”是咸阳的主打文化品牌
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文化学者梁澄清先生认为,历史文化的品牌,应有历史文化的缩影和遗存,要尽力保存这些,留下特殊的印记,才不负历史文化名城。那么,死的历史文化元素如何化为活的现实文化,有其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值得反思的是,咸阳文化品牌是空牌子还是有支撑?不言而喻,应该有现实文化的支撑,有传承,这样才能成为一块亮牌子。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旅游景点设施,历史文化的信息在现实中应是鲜活的,要有站得住脚的支撑点。这是咸阳文化一个最大的话题。
咸阳作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第一帝都”,也就是秦文化,这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是独一无二的。汉承秦制,秦文化在咸阳,不仅仅是大坟包、秦遗址,更重要的是秦汉文化的精神和趣味。要将这种精神和趣味化为现实元素,成为生活化、风俗化的东西,使人们的视、听、读、心灵来感受体验秦汉文化的东西,而我们恰恰缺少这些东西。
梁澄清先生建议,城市建设必须从建筑的标志上,使人们觉得有秦汉文化的存在。譬如在咸阳,老城要保持最独特的农耕文化的元素,要用看得见的东西精致的推介、说明,哪怕一个很小的建筑、特定的行业标志,应向外界源源不断地介绍,使人们觉得这是一个有根基的咸阳,来到这里,就会有具体的文化感受。应公开向社会征集以秦文化为特色的咸阳“城徽”图像。这个图像,要求具有符号性、立体性特征,小可以制成旅游礼品,大可以成为城市雕塑,平面视角可以变成图徽。要在咸阳的每条街上、街面儿的建筑上,必须具备秦汉文化的符号,如秦半两、汉瓦当等最具代表性的图案。这样的图案标识要经过论证、策划和设计,统一化、标准化,每个建筑的显要部位都应该有这一符号,成为与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例外。在现代建筑上突出秦汉文化的标识、符号,本身就是一种城市雕塑。咸阳各大广场雕塑也应突出秦汉文化,使之标识化、符号化。
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秦汉史学者杨焕亭指出,咸阳曾经是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首都,号称“中国第一帝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一是史籍中的秦文化丰富多彩。秦文化的史料,主要集中在《史记》、《汉书》、《战国策》、《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以及后人评价秦朝政治制度的专著中,例如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等。特别是《吕氏春秋》一书,无论就自然科学价值还是思想文化价值,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给予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二是地下文物资源富集。除秦咸阳宫遗址发掘先后出土文物5000多件外,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咸阳市的塔尔坡一带发掘了399座战国到秦的墓葬,出土器物1374件,这些文物,有的是手工业器械,有的是耕作工具,充分反映了秦代高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水平。三是地面文化遗址博大厚重。上世纪60年代至今40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咸阳范围内共发掘遗址和遗迹230余处。仅秦咸阳城勘查面积达165平方公里。勘测表明,秦都咸阳是一座以秦咸阳城为核心城市,壅城、栎阳、泾阳等为副核心城市,东西400里,南北200里的开放型大都市。特别是秦咸阳宫1、2、3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无论是在中国建筑史上还是在美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不仅再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成就,而且为我们了解秦代的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面文化遗址就是秦直道。它以今天咸阳的淳化县甘泉宫遗址为起点,堑山湮谷,直通五原,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全长1800华里,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四是民间传说中的秦文化的璀璨夺目。秦人不但创造了敢为人先、一言九鼎、和谐合力、开放包容的大秦精神,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和民间传说,“泾渭分明”、“指鹿为马”、“掩耳盗铃”、“鸡鸣狗盗”、“一字千金”等等,尤其是最近有学者研究指出,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其本初的源头就在秦文化。因此,说走进咸阳,就是走进一座秦文化的天然博物馆,毫不过分。
杨焕亭先生建议打造咸阳秦文化城市雕塑群,在迎宾大道两侧竖立秦历史人物雕塑系列,临街建筑上增加秦文化标志性浮雕,广场上突出秦文化主题雕塑等。同时,要激活秦文化资源,要尽快建设秦代文物陈列场馆,营造秦文化浓郁的氛围。要创作生产反映秦文化的艺术作品和产品,兼有文化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种功能,使秦文化传播更远、影响更大。
民俗文化打造咸阳鼓乐系列品牌
梁澄清先生建议在咸阳北大门吴家堡大转盘竖起一组“牛拉鼓”雕塑。他说,咸阳是农耕文明发祥地,民俗文化要打农耕文化品牌,文化产品都应带有这个特征。咸阳历史上名人的基本素养,一是读书,二是种地,恪守儒家文化的道义,做人先做一等人,讲责任和担当。咸阳的民俗文化,鼓乐文化是最重要的品牌,而“牛拉鼓”是最具代表性的。牛拉鼓是一种大鼓,实际上是庆典鼓,大起大落,厚重浩大、声震八方、传得很远。咸阳作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第一帝都”,是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意识。一个大广场,数面大鼓,几百副铙钹,秦人群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与秦汉文化是一脉传承的。牛拉鼓是咸阳最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代表。此外还有秦汉战鼓等,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老百姓就是爱打牛拉鼓和秦汉战鼓,甚至有人为打鼓不顾年老体弱,经生死置之度外。目前在咸阳城乡,一些有组织的或自发的锣鼓队正在逐渐地恢复、兴盛。梁澄清先生认为,咸阳鼓乐文化要发展,鼓社要与企业结对子,政府要出面扶持,专家要专门策划,打造鼓乐文化的品牌。他建议咸阳举办全国性的锣鼓大赛,使咸阳鼓乐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杨焕亭先生则设想,将牛拉鼓、蛟龙转鼓、秦汉战鼓、旬邑唢呐等民间鼓乐,经过重新策划、组合、排练、包装,举全市之力,打造一台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组曲式的咸阳鼓乐系列剧,进行实景式或广场式的演出,一定会在全国打响。
旅游文化打造五陵原旅游文化长廊
咸阳师范学院教授杨尚英、李玲认为,咸阳旅游文化应该打造五陵原帝陵文化遗产主题体验精品旅游走廊。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走廊研究的兴起,五陵原地区迫切需要开发体验性旅游产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民休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单一的参观游览越来越不受市场欢迎,单一的景点吸引力降低,而近邻效用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五陵原开放的景点主要有汉阳陵、霍去病墓、茂陵博物馆等,外地游客往往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两个景点,很难对五陵原有全面的认识。古陵墓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需要构建一个氛围、一种意境,而这些需要通过旅游文化长廊来体现。随着西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的形成,要提高旅游竞争力,五陵原必须用战略性的眼光建设以体验为主的旅游走廊。
早在2004年8月咸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中国咸阳陵文化高层论坛上,来自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以及香港大学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陵文化”是中国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咸阳五陵原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地下历史博物馆,在建设西部文化强市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要让咸阳的陵文化及五陵原融入时代精神,为经济建设服务,推动咸阳走向世界。要加快五陵原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步伐,积极争取国际文化界对陵文化保护和开发的支持。“中国金字塔”群其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都是当之无愧的,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杨焕亭先生说,打造五陵原旅游文化长廊,应该成为咸阳旅游品牌战略的首选,因为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五陵原是咸阳独有的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他设想在打通汉阳陵到茂陵的旅游线路的基础上,沿五陵原陵区进行全面绿化,使陵区成为一道绿色长廊,再按汉陵原陵邑恢复建设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亭台、回廊等,再与沿途村庄农家乐的开发相结合,使之能够引得来、留得住游客。(C)③
新闻推荐
金盾护民 平安咸阳系列报道之四 警犬训导员 陪伴“战友”屡破大案的幕后英雄
本报记者宋超这是一群特殊的警察,他们每天都要和犬为伴;这是一批特殊的犬,它们担负着追踪、鉴别、扑咬等战斗任务。在刑侦要案的第一现场,在重要活动的“前沿阵地”,往往都会闪现出他们和它们的身影。...
淳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淳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