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五地千人走近母亲河

三秦都市报 2017-07-16 02:30 大字

走近母亲河西安分会场活动启动

尿毒症患者和妻子一起捡垃圾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公益记者公众号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6月16日推出“2017江河卫士——我的家乡我的河”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诵读母亲河,走近母亲河,守护母亲河。7月7日,吸引74万人关注的诵读母亲河决赛圆满结束。7月9日,走近母亲河活动开始接受报名。7月14日-15日,西安、咸阳彬县、渭南富平、榆林横山、安康五个分会场举行走近母亲河活动,每参与一个人,天天正能量就会捐出10元公益金。通过环保挑战形式募集的公益金1万元,将用于第三阶段守护母亲河的公益活动中。

西安分会场:走近河

残疾人诵读母亲河

“河的西边有一片数十亩的荷塘,傍晚走到这里,蛙鸣声不绝于耳,我的女儿出生后还在这里照过相……”14日,在西安分会场,三桥皂河旁,西安尊老爱幼助残服务队负责人温西顺,诵读自创诗歌《那条清澈的小河依然流淌在我的梦里》。

少年时代,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河边散步、游玩。长大后,河水受到污染,离河道百米远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现在水质有了改善。温西顺声情并茂,振臂一挥,希望大家都来保护皂河。

三桥火车站社区的志愿者们,纷纷呼应,一起保护母亲河。

姐姐带着弟弟捡垃圾

10岁的呼崇科,一只手领着垃圾袋,另一只手不断捡拾着靠近皂河边的绿化区里的垃圾。姐姐呼冬晴紧跟在身后。“听舅舅张兵卫说,他要参加你们举办的活动,我就和弟弟来了。”

在捡垃圾过程中,尽管10岁的小家伙脸上挂满了汗珠,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快满的垃圾袋,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的呼崇科说:“就热一点,挺好!”

00后和爸爸一起关注环保

“同学们,你们暑假过的好吗?我现在正在参加三秦都市报举办的江河卫士保护母亲河活动,很有意义……”父亲陈志勇给9岁儿子陈锦康录小视频。陈锦康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家住公园北路的他,一大早就和爸爸坐着地铁赶到了活动现场,他是班里的劳动委员,“我们班同学都不会乱丢垃圾!”他骄傲的说。

说着,只见他两只手戴上白色手套,不停地捡拾烟头、废纸等垃圾。“从小要培育孩子有一颗公益之心。”陈志勇说,他和妻子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孩子都很有感触,然后写作文写心得体会。这次活动是他暑假里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

三对夫妻一起健步行

最美的爱情、婚姻,不就是你做公益,我支持你吗?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三对夫妻一起健步行、捡垃圾。丈夫田禾挥舞着活动旗,妻子王秋娥跟随在后面,看到垃圾立即捡起来。他们曾被评为“最有爱伴侣”,他凭借故事找到她的家,没有媒妁之言,没有彩礼,没有房子,他们结婚了,一起摆地摊卖小物件,交不起房租,时常面临搬家。有了儿子后,最难的时候,一天烧三块蜂窝煤,舍不得烧第四块。改善伙食就是下一包方便面。“这就是一起吃苦的幸福吧!”田禾说,夫妻二人打拼,从做装修干起,如今,两个儿子长大了,房子、车子买了,两人一起做公益活动,帮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也有了公益团队。保护母亲河,义不容辞。

曹飞是陕西雷锋志愿者先锋队的志愿者,他和妻子李娜也在捡垃圾。“我们队来了40位志愿者,吕洪涛、钱军利、左春红、董恒浩……最小的十几岁,最大的五十多岁,有的还从咸阳、渭南等地赶过来。”曹飞说。李娜笑道:“他喜欢做公益,我肯定要支持他么,最好的支持就是和他一起做公益。”

尿毒症患者“要做有意义的事”

崔小刚和刘菊英是夫妻。他在路边走着,脚步缓慢,妻子紧跟身后。看到他步履缓慢,记者上前询问得知,崔小刚曾是一名出租车司机,4年前查出患尿毒症,因尿不出,所以几乎每隔两天就去医院透析一次。“他的这个病按理说不能喝水,但夏天热,渴得不行,这两天他体内估计有12斤水左右。”妻子刘菊英说。

“那您一定要注意身体!”记者提醒他。崔小刚笑道,自己喜欢公益活动,一定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家住浐河附近的他,原本早上去透析,但为参加上午的活动,便推迟到下午去。

河里拽出一辆共享单车

志愿者刘建贵捡垃圾时发现,皂河里竟然有一辆共享单车,做了简单的防护措施后,他便下去把车子捞上来。周鹏见状后,上前帮忙。此时,一人推着车把,一人扶着车架,黄色的带子钩在自行车后面,五位志愿者一起用力向河堤上拉着。终于,一辆水草和杂物缠身的共享单车被拉拽了上来,车座也没有了。

“这是公共财物啊,怎么能丢弃在河里呢?对车对河都不好呀!”刘建贵说。此时记者发现,刘建贵白色短袖的腰部位置和右腿的裤子已经湿透,此外还沾着一些零星的绿色水草。

有一个志愿者拿着粗绳子、雨靴、铁钩,他说:“想着河里的垃圾不好捞,就专门带了打捞工具。”

诵读母亲河获奖 走近母亲河

作为西安山川管弦乐艺术团的成员,在7月7日举行的江河卫士“我的家乡我的河”朗诵母亲河决赛中,退休人员李玲和她的姐妹们获得了三等奖。

诵读母亲河后,肯定要来走近母亲河。李玲和她的姐妹们一早便朝皂河方向出发了。退休英语教授马美珍说,保护母亲河,这是一件快乐的事,在给自己造福的同时也是造福后代。

的哥航空公司员工 纷纷签名

杨海峰、陈奇、李小元、何正凯、周东利、梁建峰……西安太阳花爱心团队的志愿者,多数是出租车司机、家属还有乘客,纷纷赶来在活动条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危难关头不顾自己的安危,果断伸出双臂救下坠楼男童,“托举哥”孟谋林签下名字后,拿着袋子捡垃圾。团队负责人杜宝业说,22个志愿者都从自身做起,共同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一只手往同事手上拿的黑色垃圾袋里装垃圾,另一只手擦着额头上流下的汗。27岁的赵原雯是天津航空公司西北分公司的职员,他和一起轮休的4名同事,赶到活动现场。张晓薇说,作为一名员工、一位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的企业文化,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全职主妇热衷公益

“去年我们参加江河卫士活动,突然遇到下雨。今年又是三伏天,气温这么高。”马沈苗是全职主妇,但她还有一个身份是西安初木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之一,她感慨道,不管是风雨还是烈日,都没有阻挡大家保护母亲河的决心,队员们一早从西安东西南北郊,甚至从鄠邑区赶来。

67岁的冯西伟,去年报名参加本报的江河卫士行走渭河活动,最终主办方担心他年龄大而未通知他一同前往。“我身体很好,比年轻人都好,整天骑行、锻炼身体呢,今年我一定要参加。”在现场,冯西伟不仅当健步行、捡垃圾的志愿者,还拿相机记录下其他志愿者们劳动的瞬间。

“下次还有的话,一定参加”

“能给我们也发个帽子和垃圾袋吗?”三名女士在活动现场,问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他们是三桥立交附近的居民,看到附近有人在作活动就来看看,发现是有关环保的,而且这次还在自己家附近的皂河举行,就很想加入进来。

带着统一的白色帽子,弯着腰正在捡垃圾的魏秋霞说:“受朋友的影响,我也来参加活动,人多力量大。”74岁的郭家宽,在公园锻炼,为这次活动点赞,还说:“下次还有的话,我一定要参加。”55岁的艾志刚,是一位重度残疾人,现场特意脱下自己的短袖换上了志愿者的短袖,“我给大家照看东西,你们放心地去健步行、捡垃圾。”

不一会儿,志愿者们捡了20袋垃圾。最后,集中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文/首席记者姬娜

实习生侯佳明

徐洁方瑞江图/本报记者代泽均

新闻推荐

铁军建设 普法先行 彬县国土资源局第27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侧记

本报讯(记者鲁冬生通讯员徐宏)6月25日,彬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城开元广场举行国土法规主题宣传活动。今年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该局紧紧围绕“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结合省市国土系统“打造国...

彬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彬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