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实现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典范 ——写在彬县第二届柿子节隆重开幕之际 平凡

咸阳日报 2010-11-04 13:44 大字

庚寅晚秋,风闻彬县隆重举办第二届柿子节。余作为当年参与决策兴建柿子园的成员之一,欣闻昔日建设的13万亩柿子园如今硕果累累,泽被苍生,甚感欣慰;欣闻该县县委、县政府适时隆重举办第二届柿子节,以柿为媒,以节会商,想方设法为农民群众增收搭建平台,高兴不已。

彬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3500年前,周祖公刘立国于豳,辟洪拓荒,教民稼穑,开创了泾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先河。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诗·豳风》就产生于此。该县自古为王畿之地、名贤之乡,汉有名臣公孙贺、名儒李育,宋有政治家范仲淹、诗人张舜民,明有清官赵伦、刘昭、阎本,清有关陇大儒王吉明。境内大佛寺石窟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窟内阿弥陀佛为“陕西第一大佛”;建筑精巧的彬塔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宋代建筑。此外,尚有公刘墓、前秦王苻坚墓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末,该县县委、县政府响应中央提出的“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作出了“全县总动员,全民齐参战,奋战三年,建成15万亩以柿子为主的干杂果生产基地”的决定。之后,历届县委、县政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拼搏精神,带领全县人民战严寒,斗酷暑,终于在荆棘载途、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和荒山荒坡如期完成这一气势恢宏的富民、环保工程,在当地乃至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史上谱写出了光辉灿烂的壮丽篇章。如今,该县山山峁峁全是“摇钱树”,沟沟岔岔皆为“聚宝盆”。从2007年开始,全县有9万亩柿子园陆续挂果,平均年产量5万余吨,年产值5000万元。在柿子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之后,该县县委、县政府树立扶持加工企业就是扶持产业、扶持农民的新理念,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加工生产技术,着力培育竞争力强、拉动作用明显的产业龙头,先后建成4个柿饼加工厂和1条柿醋生产线,既解决了柿农的后顾之忧,又延伸了农民增收的产业链。

彬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大力发展柿子园,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有效途径。各县区市不妨一试。

新闻推荐

咸阳职院回访“三告别”群众

本报讯(张宇驰)日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带领该院果树栽培、畜禽养殖专业教师深入彬县永乐镇马家河村,落实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并为农民朋友送去科技服务,帮助该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该院领导认真了解...

彬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彬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