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区群众“挪穷窝”“拔穷根” 移民搬迁破解扶贫难题
■记者 闫珅 实习生 刘洋
深秋时节,周至县哑柏移民新区正是一片装修新居、搬迁入住的热闹景象。移民户许兴福走进自家刚刚装修好的三居室,想着今后能在家门口务工,过上城镇新生活,老许说他做梦都笑了。
老许并不是哑柏镇的原住民,他家在山区王家河镇双庙子村,他家原来居住的地方偏僻,而且是滑坡点,每逢下雨就提心吊胆的,更别说发家致富了。如今,靠着移民搬迁好政策,老许成为了哑柏新区新居民。他家选择的移民小区三居室127平方米住宅,成本价24万元,享受各项政策补助后,只需补10万元差价便可拥有房屋全产权。
在周至,哑柏移民社区只是移民搬迁6个安置社区之一,许兴福也只是周至2万多名移民群众中的一员。至2015年底,周至通过社区安置、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对山区及沿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贫困群众进行搬迁,共实施6163户24983人,搬迁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对于“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山区群众,把移民社区建设与***相结合,与防灾避险相结合,与发展生态相结合,通过项目捆绑、政策叠加,进行大规模易地搬迁,这一决策找准了方向,开对了“药方”,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为国家级秦巴山片区扶贫重点县,周至县财政财力有限,如何破解土地、资金难题和项目落地实施中的诸多问题?“骨头”再硬也要“啃”。 周至大胆创新,干部积极担责,为扶贫工作探索了许多宝贵的实践,为西安乃至陕西脱贫攻坚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一位山区基层干部说,经常是为了几户村民,修好的路被洪水冲毁后又重修,重修后又被冲毁。比如通讯基站,不建设不行,建个基站动辄投资上百万元。虽说是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但仍然解决不了贫困人口脱贫的根本问题。
如何破解自然灾害之殇与贫穷落后之困,周至县在反复总结后认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远离灾害源头,才是脱离贫困的治本之策。结合周至作为西安市的生态屏障、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发展区,境内秦岭国家植物园等项目实施的契机,周至确定了通过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方式,实施四大移民搬迁工程,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实现群众从根本上脱贫。
在新一轮移民搬迁过程中,市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安将把浅山川道、公路沿线、中心村、城镇近郊等发展条件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对完备的地方,以及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周边便于群众就业的区域,作为集中安置点的优先选择,打造依山顺势、融山水为一体的特色民居,统规统建安置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真正让搬迁群众住得舒心。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西安市计划脱贫搬迁、避灾搬迁8196户,其中2016年计划实施移民(脱贫)搬迁3384户。其中,周至县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设施,破解难题,精准到户,实施移民搬迁2023户6341人 。
新闻推荐
贯彻执行“三项机制” 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保障 西安市周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曹宝利
干部,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新时期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省、市委相继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办法》及《实施细则》,为我们激励干部、保护干部、约束干部提供了...
周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周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