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限塑令”施行两个多月来,成效如何?记者深入商超、农贸市场一探究竟 拒绝白色污染 从“菜篮子”抓起
逛超市花几角钱买个塑料袋,喝奶茶随手取用一根塑料吸管,餐厅打包塑料袋兜起就走……这些再日常不过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场景,在进入2 0 2 111 年之后,都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大型超市提供可降解塑料袋并标明价格。
顾客进超市购物选择自备购物车。
市场商贩依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并免费提供。
药店提醒顾客自备购物袋。
快餐店提供的木质吸管和勺子。
2 0 0 8 年6 月1 日起,全国“限塑令”开始执行。
2 0 2 0 年7 月1 0 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等9 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这个规定的出台,对许多适应了“限塑令”的消费者来说并不意外。
今年1 月1 日起,西安也已开始实施最严格的“限塑令”,现已实行两个多月。近日,记者调查走访了几家超市、便利店、药店和农贸市场,发现目前超市、药店、便利店都在使用环保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但是农贸市场和部分街边餐饮店、流动摊贩仍在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环保购物袋“上线”
记者在华润万家莲湖路店收银台看到,收银员一边扫码一边将顾客选购的货品装进可降解塑料袋内。据了解,目前华润万家超市内提供两种价格的可降解塑料袋,小号0 .6 元,中号0 .8 元。
““限塑令”实行两个多月了,买袋子的人比刚开始少了,我们也会在结账时,建议顾客下次购物时最好自备购物袋,既省钱又环保。”超市工作人员说。记者在盒马鲜生观察到,可降解塑料袋小号0 .6元,大号1 元,多数老年人和个别年轻人在结账时使用自备购物袋。
从各大超市走出来的消费者,使用白色塑料购物袋的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手提袋和重复利用的布袋等。基本所有大型连锁超市都在按照“限塑令”要求,为顾客有偿提供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便利店同样也在使用可降解购物袋,据店员介绍,早上是店里塑料袋销售最多的时候,许多年轻人来买早餐时会选购塑料袋。
莲湖路附近的众信医药超市、康健医药超市和怡康药店都在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怡康药店店长告诉记者,店里提供小号0 .5 元、大号1 元两种可降解塑料袋,与1 月份相比较,现在购买塑料袋的顾客少多了,大家都有自己拿袋子的意识了。
街边餐饮小商铺和一些流动摊位仍旧在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记者观察了街边的蔬菜摊位,大概五分钟内,就有七八个人购买蔬菜并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且这些袋子都是免费向顾客提供。
塑料吸管“换装”
受“限塑令”政策影响,不仅是塑料购物袋,包括各个奶茶店在内的餐饮行业不再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记者来到商场饮品店、星巴克、肯德基等塑料吸管使用较为广泛的地方,随机走进几家饮品店,收集了1 0 根吸管,其中有7 根吸管标注了“环保纸吸管”或“可降解环保吸管”。
随着“限塑令”的逐步加强,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市场必将火爆起来,然而这类替代品的生产销售正在面临重大考验,首当其冲的便是成本问题。
大多数消费者对禁用塑料吸管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仍然有消费者表示停用之后有些不便。考虑到消费习惯,特别是对吸管使用依赖程度较高的奶茶店、饮品店来说,寻找可以替代塑料吸管的制品,并引导消费者使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些门店将装有纸吸管和塑料吸管的工具筒同时放在服务台上,而塑料吸管的外包装上印有“减少使用吸管更环保”的标识,以此引导消费者使用。不少消费者表示,不太清楚禁止使用塑料吸管的规定,但如果有好用的替代品,也可以接受。“戳不开”“泡久易软”“吸不上小料”“有异味”……纸吸管并未赢得好印象。“支持禁用塑料吸管,但要有好的替代产品,纸吸管的使用体验太差了。”一些消费者表示。
督促养成好习惯
“我们的一次性塑料袋和吸管都是在附近大型农贸市场上批发的,市场里有相关部门监管,产品既然能卖应该没问题。”桃园北路上一家经营早点铺的老板表示,自己一直在用这种塑料袋装包子、夹馍等,对于“限塑令”政策并不清楚。
“可降解的塑料袋都挺贵的,出门一定会带上几个家里的袋子以备不时之需。”在永辉超市鑫苑大都汇店,带着孩子的苗女士告诉记者,“之前来超市虽然有环保的意识,但有时候嫌麻烦就放任自己了,想着一个袋子几毛钱也不贵。自从超市推出可降解的塑料袋,我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随意了,“限塑令”一定能督促大家养成节约、循环使用的好习惯。”
春节前夕,在通化门轻工市场,一家售卖日常用品的店主告诉记者,“商场已经通知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目前店里还在使用普通塑料袋,把剩下这一点用完就开始用可降解的。”
西安市通化门轻工市场是主要的塑料包装袋批发集散地之一,这里聚集了数十家塑料包装袋经销大户。3 月2 4 日,记者再次走访该市场,受访商户刘先生表示,目前可降解塑料袋暂无现货,若顾客有采购意愿,可以向工厂下订单订购。
尽管可降解塑料袋已经出现在批发市场,但经销商对此并不看好。有经销商向记者透露,“最近有一些客户过来询问,但都觉得可降解塑料袋价格太贵。目前市面上的可降解塑料袋材质不稳定,大概三个月左右就开始变质。保质期太短,产品运输、存储不便的情况下,不敢囤货。”
“可降解塑料袋的质地太软,使用体验比不上普通塑料袋,产品性价比不高,加工工艺也有待改善。”据了解,在可降解塑料袋经销方面,目前以品牌连锁超市和药店为主,普通的个体户基本不会选择此类包装袋。 (文/图本报记者 鲜康 实习记者 董欣)
政策升级落地 配套也要跟上
“限塑令”实施取得的良好效果值得肯定,在一些大型商超、餐饮企业等场所,环保塑料产品有偿使用能够较好地推广。但在一些个人小店,以及农贸市场、路边摊贩等地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依然屡见不鲜。
“限塑令”成效打折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合适的低成本替代品。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大概是1 .6 万元/吨,可降解塑料袋基本是2 .6 万元/吨起步,一个生物降解塑料袋的价格通常是普通塑料袋的两三倍,而成本往往是商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限塑令”升级,可降解塑料产业将迎来巨大商机,这既需要各地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研发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可降解塑料产品;也需要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通过市场调控、信息引导、政策激励等,促进可降解塑料产品的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
此外,“限塑令”升级后,还规定了要加强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清运,规范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并开展专项治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正在全国推广,塑料制品的回收条件不断优化。各个企业也要抓住机会,通过新技术提高塑料制品的循环利用效率,从而构建起资源循环供应链。如此,不仅能从源头限制传统塑料制品的使用,还能让它们发挥最后的余热,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还需要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多元共治,共同涵养绿色生产生活习惯。 (刘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龚伟芳)根据迎十四运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工作安排,3月28日-3月29日,西安城投集团市政道桥公司对秦汉大道(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