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实施拥军暖心工程 倾力推动优待服务保障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西安市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工作综述之倾情尊崇篇

西安晚报 2020-11-26 03:05 大字

2019年新城区庆“八一”军政座谈会上为辖区荣立三等功现役军人家属发放慰问金(资料图片)记者 雷伟东 摄2019年碑林区退役军人安置选岗现场采访单位供图

记者骆妍

时代变迁,变不了拳拳拥军优属之心;岁月更迭,掩不住浓浓尊崇优待之情。近年来,西安市始终把全面落实好党和国家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的各项尊崇优待政策,作为双拥工作重点工程、暖心工程,在接收安置、就创业帮扶、礼遇关爱、烈士褒扬、权益维护等方面倾力抓实抓好,确保落实落细,努力让现役官兵服役安心,让复退军人安置称心,让优抚对象生活顺心。

倾力推动接收安置保障到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所在部队、复退军人、接收单位“三满意”为根本目标,努力让广大复退军人不为后路发愁担忧。

在计划分配军转干部接收安置方面,形成了符合西安市实际的“功绩制分配、双向选择分配、指令性包底分配”安置分配办法。2016年至2019年,西安市接收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分配到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占比95.3%,其他均安置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中市直部门约占80%,区县约占20%。全市安置数量、安置质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在前列。

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方面,2016年至2019年,全市接收符合政府安置工作条件退役士兵中,安置到事业单位占比30%,安置到国有企业占比70%,安置率达到100%。在军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接收方面,推行线上接收和线下审档同步,确保交得清、交得快、交得好,2016年至2019年,西安市接收军休干部、无军籍职工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倾力推动烈士褒扬传承到位

2019年以来,西安市全面加强烈士褒扬工作,先后为3位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迎接烈士回家仪式和庄严的骨灰安放仪式,及时为6位烈士遗属申办烈士褒扬金和一次性抚恤金、定期抚恤金。

持续开展清明祭扫、烈士事迹宣讲系列活动。2016年以来,西安烈士陵园、杨虎城将军陵园等全市7家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共接待学校、单位等各类社会团体6200多批,烈士亲属5000余人次,祭扫群众180余万人,开展讲解4600余场,丰富深入的烈士褒扬纪念活动,让烈士的伟大精神在古城大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019年5月,西安市举办了“关爱烈属捐助活动启动仪式”,向全市780余名烈属赠送了价值1200余元的关爱礼包和10万元保额的意外保险,受到烈属好评。每年在9月30日中国烈士纪念日之际,省市联合在西安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烈士公祭仪式”。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圆满承办陕西省“烈士光荣证”颁授仪式。

加大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修缮管理维护力度,2019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西安烈士陵园维修改造项目全面启动。陕西省人民英雄纪念碑、陕西省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代表陕西省重要烈士纪念设施的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提上业务研究议事日程。

倾力推动合法权益维护到位

不断建设完善全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让广大退役军人碰到困难或权益受损有地方反映、有地方诉说、有地方解决。去年以来,全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机关和基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退役军人矛盾问题化解攻坚年”活动,热情周到做好退役军人来信来访办理答复工作,办理答复率达到98.8%。积极协调各级司法部门,联合推动建立市区两级现役和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站16家,先后为30多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2019年以来,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政策,及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委宣传部等10余家重点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专班,先后3次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督导推动落实。积极打造集中办公试点,加强基层工作督导,碑林区社保接续工作示范样板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调研观摩好评,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碑林区召开了专题现场会,在全省推广工作经验。

倾力推动优抚待遇兑现到位

2019年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来,西安市按照部省统一部署,持续做好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和光荣牌悬挂工作,悬挂率超过98%。

2020年春节前夕,按照礼遇关爱退役军人的工作惯例,西安市组织设计印制了35万张年画和慰问信,由街办、社区发送给全市各级各类优抚对象和困难退役军人。

今年来,西安市始终及时分配发放各类优抚资金,认真做好部分退役军人基础信息核查、资料台账建立和集中体检工作,积极做好退役军人评残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认定工作,确保各级各类优抚政策100%落实到位。妥善做好占比全省95%以上的军休人员管理服务保障工作,历时近9年建设的西安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活动中心于2019年落成挂牌,让老英雄们有了宽敞、明亮、温馨、现代的多功能休养活动场所。

倾力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到位

2016年以来,全市共接收自主择业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万多人,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补助金数亿元。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参加适应性培训,努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帮助退役军人尽快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

2019年以来,西安市先后举办线上线下各类专项招聘会、交流会60余场,10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2019年,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培训+就业”的“政企对接、定向培训、结业上岗”一条龙服务模式,圆满完成835名自主择业干部适应性培训,753名自主就业士兵专业技能培训。

2019年,全市4500多名退役军人报名参加高职扩招,3426人录取入学走上了深造之路。创新工作方法,举办陕西省首届科技类退役军人精英创业大赛,20余家企业30余名自主择业科技干部现场观摩交流,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和示范引导效果。2020年,西安市举办“建行杯”西安市退役军人新征途创业大赛取得可喜成绩,2个项目作为全省推荐项目参加全国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均获得三等奖。

倾力推动关爱政策落实到位

2016年以来,西安市先后制定了《西安市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办法》《西安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650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就近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入学入托,900余名军人子女在中考时享受了5%至10%的加分优惠政策,仅2020年西安市就解决军人子女入托入学1318人,中考加分313人。先后有4000多名军嫂实现了再就业,仅2019年以来共为150余名随军家属办理了行政事业国企单位对口同级安置。2019年以来,先后为全市283名立功受奖人员落实了陕西省新制定的庆送喜报制度,发放慰问奖金31.1万元。

全市各行业服务窗口均开设了军人优先绿色服务通道,公路、桥梁收费站实行军车免费通行,旅游景点、公共场所军车免费停放,市属文物园林旅游景点对军人一律免票,今年12月1日起,全市所有公交线路及地铁将对现役军人、武警及消防救援人员实行免费。

新城区东方小学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为63750部队军人子女入学提供便利,并于2016年起专门开设了“双拥班”,定向解决军人子女入学问题,目前已跨越五个年级、接收289名学生。2020年,为有效保障抗疫一线军队医护人员子女就近入学,新城区由区内“名校”后宰门小学通过“一长多校”的方式“牵手”与空军军医大学一墙之隔的励志小学,专门设立新“双拥班”,有效保障了抗疫医护人员子女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新闻推荐

养蚕记 □祁河

儿时的乐趣颇多,什么蹦弹球、打弹弓、滚铁环、扇洋片、斗蛐蛐,玩捉迷藏、骑马打仗,养蚕……不像现在的孩子尽看了手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