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册图书和一支摇滚乐队 解锁乡村振兴“文化密码”
读书成为村民们一种新生活方式李芳怀掏出一大串钥匙,打开图书馆的防盗门。这间100平方米的屋子,更像是拥有5万册图书的教室——有人在这里知道了如何修剪猕猴桃,也有人在这里学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技巧。
除了每年除夕闭馆之外,图书馆全年无休。在这里,你能窥见一个真实、立体的新农村,感受乡村振兴的脉搏。
如果没有图书馆,西安灞桥区务东村的村民们,可能会有另一种生活。这是一个典型的关中农村,农闲时,大家除了打牌、听戏,鲜有别的娱乐方式。
2015年,村委会决定在农家书屋的基础上扩建图书馆,以此来填补村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年之后,图书馆正式挂牌,63岁的李芳怀成为一名专职管理员。
“我自己就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我希望有更多人读书。”李芳怀曾当过34年的乡村教师,在她看来,一本书,哪怕是一本旧书,也可以点亮一个孩子一生的希望。
图书馆开馆当天,看书、借书的村民,将图书馆挤得水泄不通,“村里两个小伙子,平时在外打工,他们专门赶回来,站在书架前,拿着书看。”
图书馆的书籍主要来自西安市图书馆捐赠和公益团体捐赠,村民办理借阅卡后,可以与西安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不少贫困户也经常来图书馆,从书里找到致富的方法。”务东村村委会主任陈敏告诉记者,农村图书资料不足,一直制约着村民阅读水平的提高,图书馆可以推动乡土文化发展和乡村建设。
如今,图书馆已经成为陕西省规模最大的乡村图书馆。阅读,点燃了村民们长久以来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2017年,34岁的杜文博在村里组建起一支摇滚乐队,乐队一共5人,他担任吉他手。“读书和听音乐,成为村民们在农闲时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昨天,杜文博告诉记者,组建乐队就是受到了图书馆的启发,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农村和城市的鸿沟在一点点缩小”。
逢年过节时,乐队都会在村里组织公演,为此,村委会还专门打造了一间练琴室,供乐队平日排练。杜文博在西安一家工地打工,他最喜欢的是Beyond乐队,“每次演出,音乐响起,就像是希望的火苗,它就在那里,给村民们无限的可能。”
文/图本报记者宋雨李宁强实习生计肖
新闻推荐
对很多学子来说,希望上热门、读自己喜欢的专业。某种程度上来说,读什么专业可能关系到就业选择。那么,陕西各二本高校有哪些...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