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必查的“追踪猎手”

西部法制报 2019-03-16 01:00 大字

?曹留洋在寻找蛛丝马迹。

本报记者魏鑫

不到三十五岁的曹留洋常被同事们称为“老曹”,说起这个称呼,他不好意思地挠挠稀疏的头发,说是因为自己显老。同事说,老曹显老是因为工作太“细发”,太爱“操心”。

曹留洋是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西五路派出所刑侦一组警长。从警以来,他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西安市优秀民警2次,市局先进个人1次。曹留洋工作“细发”在全所是出了名的,“细发”是陕西话,意思是“心细如发”,老曹常常为了弄清案件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劳心劳力”,大费周章,但也因此破获了许多别人口中的“疑难案件”,追查到许多别人难以查到的疑犯。

有一次,辖区某办事处发生一起纵火案。案发敏感时段和地区,分局党委十分重视,要求必须尽快破案,早日消除不安定因素。然而,现场留下的唯一线索就是监控视频中拍摄的嫌疑人模糊背影,隐约可见嫌疑人年龄不大,背着双肩包。专案组一边尝试着其他努力,一边安排警力对案发现场周边酒店宾馆进行走访摸排。摸排中,曹留洋不仅详细走访了酒店宾馆,还对小区门卫、商店保安等与人流接触面较大的相关人员进行细致走访询问,希望能够从中得到有用线索。然而这样的摸排无疑是大海捞针,同事都有些丧气,但年轻的“老曹”始终不曾放弃,坚持进行摸排走访,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对任何疑点都要详细求证,认真检查。

在对一家酒店进行排查时,前台服务员面对民警“有无可疑人员入住”的询问时,随口开了句玩笑说:“有个年轻人在凌晨来买了瓶3元钱的矿泉水,还是用银行卡付账的,一般年轻人可都是用手机支付啊……”说者无意,但曹留洋却上了心,凌晨买水喝,身上没有零钱,很有可能是外地流入人员,而且还是年轻人……

曹留洋的心中从来藏不得任何疑点,不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怎么也不踏实。但当时正好停电,没法查看监控。曹留洋带着满心的疑问回到所里,当来电的瞬间,他甚至顾不得和同事们打声招呼,扭身就朝酒店跑去。看到监控视频中那道身影的一瞬间,曹留洋断定,就是此人!

接下来的工作枯燥而烦琐,围绕买水的各种细节操作,曹留洋最后终于得到了嫌疑人的准确信息。当嫌疑人被戴上手铐时,他也许做梦都想不到,只是无意中买了一瓶矿泉水就将自己暴露在“猎手”的追踪之下。

曹留洋总是说,自己“运气”好,“碰巧”破了那么多疑难案件。其实同事们都明白,如果没有“老曹”严谨细致和较真碰硬的精神,也就不会有那些所谓的“碰巧”。

2018年春节将至,曹留洋接到了一起绑架案,被害人被4男1女强行带上一辆面包车离开。曹留洋一如既往沉着细致,他一边对被害人近期与他人的纠纷情况进行摸排,一边对嫌疑车辆的卡口信息进行查询,通过摸排的线索及车辆轨迹信息综合研判,确定嫌疑人逃跑的大致范围在商洛市区。曹留洋通过一系列细致工作,锁定了嫌疑人藏匿的酒店。经过周密的计划安排,最终成功将被害人解救,5名嫌疑人全部落网。曹留洋的“细发”精神,又“碰巧”让他立了一功。

曹留洋的“细发”有时让同事们觉得难以理解,但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显示出巨大威力。他曾经为了搞清楚一个电话号码,多次辗转、反复联系询问几十人,而当时大家几乎都认为这个号码无关紧要,可有可无。而正是这个电话号码让曹留洋在破获一起重大军事密件被盗案时,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也因此受到了上级机关的高度肯定,荣立一等功。

“老曹”其实不老,但他的工作经验和破案手段却又显得非常老到。他工作“细发”,却让自己的脑袋变得“少发”,但他无怨无悔。

新闻推荐

梁思成分肉

1948年,梁思成为了绘制《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来到西安,对大雁塔进行考察并绘制图像,同行的还有梁思成带的几位美院学生。一...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