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党政代表团赴厦门考察 学习厦门经验提升城市品质

西安日报 2018-07-11 06:30 大字

中山路步行街的立面改造延续着历史文脉。殿前坡屋顶改造提升工程。中山路步行街上的文化雕塑彰显历史特色。筼筜湖白鹭女神灯光秀引人注目。

7月10日,西安市党政代表团赴厦门考察,先后走访了湖里区殿前街道、厦门规划展览馆、中山路步行街、五缘湾、白鹭洲等地,学习重大国际会议活动筹备、服务保障和软硬件环境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先进经验做法。

殿前街道屋顶改造

打造航线下一道亮丽风景线

殿前街道是进出厦门岛的“咽喉”所在,是陆、海、空立体交通重地,更是一片连接厦门岛与世界的街区,高崎机场、象屿保税区、火炬开发区、火车站、避风港等坐落于地处鹭岛门户的殿前街道,是厦门连接世界的窗口。

飞机从天际划过,越来越低的视线下,窗外越发清晰的“城市缩影”给了人们对厦门的第一印象。从飞机上往下看,这里建筑的屋顶和立面风貌极具闽南特色,成为航线下亮丽的风景线。但谁能想到,2016年11月以前,这里的屋顶还像调色板一样,五颜六色,形态各异。

据了解,殿前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上世纪90年代末,因为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厦门,违章搭盖一度“失控”。从上空俯视“第五立面”,因为高度、颜色、材质、面积等不统一,显得十分凌乱。

为了扮靓航线下的“第五立面”,湖里区殿前街道寨上、殿前两个自然村,需要改造的屋顶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中有住宅2454栋,还有学校、办公楼、菜市场等公建配套建筑屋顶都得改造。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为了打消居民的疑虑,殿前一组第一党支部书记陈龙尾带头自告奋勇改造自家屋顶;区、街道、社区更是多次来沟通,还把设计师也带来,跟居民讲方案,居民一看那红屋顶效果图,都觉得很不错。改造后的屋顶和立面风貌极具闽南特色,暗淡的铁皮屋顶被改成坡面红瓦,光秃秃的屋顶变身“绿色花园”,脏乱的屋顶铺上了亮堂堂的红砖……不仅如此,还“见缝插绿”地对一些住宅屋顶局部、学校、办公楼屋顶、房前屋后等进行绿化。

如今,站在高殿社区居委会的制高点,从顶楼天台放眼望去,远处分散在白墙红砖中的四处坡屋顶“钢架框”,在日照下十分显眼。这是厦门对航线下的民宅建筑屋顶进行大规模改造后的成果,也是一道新的城市风景。

规划馆里

既有厦门故事也有厦门未来

厦门是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是中国面对世界的窗口,在厦门可以窥见中国经济的轨迹。厦门规划展览馆,用沙盘、展板、声、光、电技术为来这里的人提供了一个俯瞰厦门、触摸厦门、读懂厦门的场所。

6000平方米展馆

带你了解厦门故事

厦门规划馆位于厦门市体育路95号,与厦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宫等城市公共设施为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展示面积6000平方米,定位为专业、互动、前瞻的“城市规划展示窗口”,也是厦门城市形象的名片。

展馆一层分布有序言厅、历史展区、主模型、总体规划展区、重点片区展区、美丽厦门展区以及公示区。二层突出城市性质特色,以专题厅形式布置了亮点建筑展区、历史风貌保护展区、宜居城市展区、风景旅游展区、市政交通展区、3D梦幻影院、环幕影院、寻找家园、信息反馈区、地铁体验厅。

规划馆的工作人员秦雪丽已经在这里工作了7年,这些年她接待了很多来参观的市民、游客和学生,目睹了一拨又一拨的人在这里了解厦门。她说:“我们规划馆节假日游客很多,团队参观一般都要提前预约。”的确,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当下和未来,没有哪里比一所敞开大门迎客的规划馆更合适。

厦门规划展览馆一层800平方米的主模型展示,辅以数字沙盘、多媒体影片、360度环幕影院等高科技手段,使规划展示准确直观、生动形象。据了解,360度环幕影院是厦门规划馆的镇馆之宝,在一个高3米、直径10米的圆柱形空间里,环绕着7块大荧幕,7台放映机分别进行投影放映,播放时人们仿佛是坐在太空船里欣赏厦门美景。800平方米巨型沙盘,按1∶1000比例制作,山脉、建筑、海湾、大桥……分列在城市的区块,沙盘正前方的LED屏上介绍到的地方,沙盘上相应的地方就会被点亮。

在这座现代的规划馆里,还有一个“幻影成像”展区,科技让一名刚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坐着黄包车逛中山路,生动地再现当年中山路上的生活场景,让城市的历史就这样巧妙的“活”了。二楼的展厅里,厦门各个组团和新城的地标建筑以模型和展板的组合方式一起出现,每一个板块在城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板块特色如何彰显,走过这里一目了然。

公示区让每一个普通人

对城市发展都有“发言权”

看完厦门规划展览馆,最让记者感触深刻的,除了炫目的高科技和全面的城市规划信息,还有随时向普通市民进行的规划公示。

在很多地方,你所生活的城市未来将如何发展,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都包裹在政府的会议室里,离老百姓的生活似乎还有一些距离。但厦门规划展览馆一楼主模型的一侧,有一个公示区,里面的多块展板正公示着厦门城市和经济发展的一些具体规划。记者发现,目前正在公示的规划有《厦门市翔安区香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草案),《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公示》,《机械工业集中区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吴冠片区公示(05-09)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这些以往应该出现在政府文件中的内容,如今就这样在一个开放空间内接受参观者的目光和挑剔。

在公示区的入口处,摆放着一叠“厦门规划展览馆公示区意见征集表”和一个意见箱。规划馆规划展览科科长张欣说:“我们在规划公示上有一整套程序,政府的相关机构有新的规划时,都会在我们这里公示,我们也会建立相应的公示期记录、公示内容档案,同时设立意见箱收集市民反馈意见,待公示期结束后反馈给规划委。”

因此,厦门规划展览馆的公示区经常会更换内容,让每一个普通人对城市发展都有“发言权”。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你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你与厦门同行!

中山路“修旧如旧”“美颜”改造也要留住历史

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总有那么几条古朴、典雅的街巷,让游人流连,让游子牵挂。坐落于厦门市思明区的中山路,就是其一。

这条牵系着乡愁的中山路,一头紧邻鹭江,远眺“世遗”鼓浪屿。而朝里的另一头,蜿蜒通向厦门人繁衍生息的家园。遍布其中,是百余座南洋骑楼,别有风情。在“修旧如旧”“改造与保护并举”的立面整治提升后,中山路上违法搭盖、广告牌、电线等乱象不再,老文化城区展现出新时代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中山路两侧的骑楼建筑主要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岁月的侵蚀,加上住户与商户出于自身利益的违章搭盖、改建、扩建,这些建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2016年12月,中华街道开始中山路片区立面改造提升,遵循“修旧如旧”的改造思路对中山路、水仙路、镇邦路等处骑楼立面开展美化整治提升。一番“美颜”后,中山路众多老建筑奇迹重现。

此次工程对413栋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了修缮提升,其中重点整治提升了包括原第一百货、天仙旅社、永安堂旧址在内的12栋破坏较为严重的建筑,累计恢复历史建筑原貌达3000平方米;更换木百叶窗户2359个;骑楼下方吊顶规整;拆除顶楼违章搭盖近6万平方米;拆除10座沿街经营点,还利益于商家,还空间于游客。

“中山路地处老城区,跨街线路随处可见,破坏了整体景观及商业氛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减少线路杂乱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美化城市环境,此次改造对镇邦路、水仙路、升平路、海后路等多个路段进行线路线缆入地或遮羞。将老城区裸露在外杂乱无章的线路线缆进行入地,消除老城区上空的杂乱“蜘蛛网”,实现强电入地,弱电入槽。

改造中,厦门市邀请杭州园林设计院、万利达花卉等多家资质较高的单位进行方案设计,按照“先少量试,反映好再增加”的模式,逐步开展各路段绿化美化提升工作。先后对步行街17个树池安装防腐木花箱及修剪补植;沿街安装80组大小不一的落地组合陶艺花钵,种植具有厦门特色植物。如今,漫步在中山路上,处处绿树鲜花显示出南国的美丽风情。

夏夜漫步中山路,此时的灯光似乎传递着乡愁,置身其中,仿佛与历史对话。暖白灯光勾勒出南洋风情骑楼的建筑形态,雕花等小细节亦清晰可见。令人感叹的,还有“见光不见灯”的精心设计,灯具和墙体颜色一致,并巧妙地隐藏起来。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将艺术照明与建筑景观融于一体,衬托出骑楼清晰的建筑线条和立面景观,还原中山路流光溢彩的亮丽景象,中山路主干道两侧1.2公里建筑及鹭江宾馆、新领荟等21处建筑进行了夜景工程亮化提升,使LED夜景与骑楼建筑有机结合。

这一点点的变化,一处处的提升,既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也和现代城市面貌相得益彰,让“厦门外滩”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厦门越夜越美丽鹭岛夜景惹人沉醉

宁静的夏夜,美丽的鹭岛徐徐展开夜幕下的“妆容”。夺目的灯光与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相辉映,美得动人心魄。无论行走何处,当沉浸在城市的流光溢彩中,你一定会被鹭岛夜景征服。

据了解,从2016年11月开始,厦门对包括建筑、桥梁、公园在内的1400多个夜景工程项目进行提升改造,如今这些夜景已经全部点亮,共同勾勒出别样的“夜厦门”。

环岛黄金海岸

展现建筑之光

夜空下,海岸边,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分外妖娆。岛上的光影、建筑、绿植浑然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于典雅而有层次的唯美空间,曼妙温馨。

从观音山到厦门大学,绵延近20公里长的环岛黄金海岸线,沿线的建筑、沙滩、景点在这个夏日和灯光产生了美妙的交集,共同营造了独具厦门味道的醉美海岸夜景。白城沙滩上的光影秀背景成为市民游客最爱的夜景拍摄点。随着不同颜色的变换,沙滩上铺上了不同图案的“水纹”。

而观音山沙滩则是欣赏观音山片区动画演绎夜景的最佳地点。市民游客在这里收获了满满的惊喜:成群的“鱼儿”“海豚”轮番在总部大楼建筑墙面展示优美的身姿。

香山游艇会,星星点点的灯光十分梦幻。走近香山避风坞,有种“渔舟唱晚”的感觉。避风坞的500多个锚栓与浮桥透出的灯光映照海面,银光闪闪。

夜色渐浓,金色灯光勾勒出会展中心规整大气的建筑外形,这一厦门的地标性建筑群与周边林立的高楼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一幅舒展奔放的画卷。会展中心前的沿海步道还增设有太阳能一体化庭院灯,让夜晚锻炼的市民感受到安全和舒适。

五缘桥

展现最美“新客厅”

夜幕下,五缘湾的醉美妆容徐徐在人们面前展开。横卧碧波的五座圆拱大桥,在灯光的映衬下,红、蓝、绿、黄、橙五色桥梁构成了五个圆。从沙滩到海,从桥梁到码头,从周边建筑到湾区绿化带……都呈现出全新的亮丽夜景。

夜幕降临,五缘湾内的五座大桥的灯光,打造出光影交错、水色天光的迷人场景。日圆桥“中国红”、地圆桥“俄罗斯蓝”、人圆桥“巴西绿”、天圆桥“印度橙”、五缘大桥“南非黄”,五座大桥的灯光一一对应金砖五国的主色调,成为夜色中一道亮丽的景观。

整个湾区及周边建筑物以柔和色彩为主色调,灯色美景,俯拾皆是,体现了厦门“新客厅”的温馨、祥和。五缘、五桥、五色、五国,水色天光的迷人场景让人眼前一亮,美好的寓意给人以文化感和格调感。“五缘湾是厦门的迎宾桥,可以说是目前厦门最具特色、最具内涵、最具设计感的‘夜妆\’名片之一,也是厦门的‘新名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白鹭女神3D灯光秀

城市“旧名片”换新颜

在厦门筼筜湖的白鹭洲公园内,有一尊白鹭女神雕塑,她是鹭岛的象征,亦是厦门城市雕塑中的精品。白鹭女神身姿优美、娴静地跪坐在一块巨岩上梳理长发,肩上还停着一只小白鹭,和谐共美。通过3D灯光秀的方式,城市的这张“旧名片”,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音乐响起,只见在璀璨的光影投射下,白鹭女神“跃然起舞”。伴随着《鼓浪屿之波》《爱拼才会赢》等人们熟悉的音乐,变幻出多姿多彩的画面,时而鱼儿畅游、白鹭飞翔,时而鲜花烂漫、树木摇曳;有时帆船在穿梭、有时舞者在跳舞……中华白海豚、白鹭鸟、凤凰木、三角梅等有关厦门的文化元素逐一呈现,如梦如幻画面精彩,声、光、色完美结合。雕塑前的广场台阶上,观众们坐在地上注目观看,并纷纷用手机或相机拍照录像,赞美声不绝于耳。

“白鹭女神雕塑整体体量不大,为了呈现最好的视觉效果,灯光秀使用13台高清晰度激光投影仪营造3D视觉画面,配合1600盏舞台染色灯光,包括树木染色灯、水纹图案灯等渲染气氛。”厦门市建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白鹭女神3D灯光秀平时也已常态化播放,成为厦门又一经典夜景,市民游客也可以经常去筼筜湖畔,感受厦门的越夜越美丽。

本组稿件

文/特派厦门记者张杨

见习记者李小龙

图/特派厦门记者王旭东

新闻推荐

今日评说 入学面试题应体现素质教育内涵

 马黎  7月6日至11日,西安进行了民办小升初面试。从学生反映的面试内容来看,面试的题目大多侧重测试...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