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工匠—— 奋斗 是人生最执着的坚持 38载 他为火箭焊“心脏”

西安日报 2018-06-04 04:59 大字

曹玉玺 (记者 王健 摄)

■记者关颖

0.2毫米的精度,是一条焊缝的宽度,45.5万公里,是地球距离地月系统拉格朗日L2点的距离,从神舟到天宫,从嫦娥到鹊桥,凭借着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攻坚克难,他用一次次挑战极限将火箭成功送入浩渺的太空。38年来,航天六院7103厂焊接车间高能束焊接组组长曹玉玺只做了一件事——为火箭焊接“心脏”。

挑战极限

向世界难题发力

焊接这个手艺看似简单,然而在航天领域,每一个焊接点的位置、角度、轻重,都需要经过缜密思考,容不得半点的失误。尤其对于火箭的“心脏”——发动机而言,更有“焊接是火箭之母”的说法。

位于西安的航天六院就是打造“金牌动力”的地方。在火箭的“心脏”上,常常有着上千条焊缝,要将最小1毫米的零件焊出0.2毫米,甚至比头发丝还细的焊缝,这看似不可能的高难度动作,在曹玉玺的手中却能完美的完成。从神舟到天宫再到嫦娥,从常规发动机到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从刚开始从事不锈钢、碳钢等普通材料焊接,到挑战异种金属焊接,再到如今向破解世界级难题——金属与非金属的焊接发力,曹玉玺在工作中总是不断地挑战极限,将工作做到极致。

一般的焊接只要外观漂亮就行了,而火箭发动机的焊接满足这点还远远不够,几十种材料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很大,为了能够将异类有色金属完美地焊接在一起,每个零件要经过上百次的焊接实验,最终达到100%的合格。“异种金属焊接,就好像给人体做器官移植手术,也会出现排异反应。”曹玉玺说,这就要通过技术改进去抗“排斥”。在他的钻研下,成功完成了铜钢、钛和铌钨合金等异种金属焊接。

十几年来,曹玉玺通过优化焊接技术、改进焊接装备,进行了大量技术攻关和实践创新,确保了液氧煤油型号产品的顺利研制。由于技术过硬、作风严谨,经他焊接的运载火箭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燃烧室等大型零组件保持着100%的成功率。2015年,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曹玉玺团队获得了“中国201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团队”,曹玉玺代表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领奖台。

专注钻研

工资几乎都用来买书了

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有不断奋斗的背影。“16岁来到六院,38年来,我只做了焊接这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曹玉玺话不多,但身上有着一股子钻劲儿。

刚到六院,他就要求经过自己手中的焊接产品一定要质量好、外观美,为了加强腕力,他一天几小时不停地练习锉零件,为了焊好一个零件,常常一站几个小时不动弹。在别人眼中的辛苦,在曹玉玺看来却非常有趣。车间引进新设备,他经常趴在那钻研,不拿下不撤离。大伙戏称,如果新设备上看不到曹大师的身影,那他必定已经掌握了这项新的焊接技术。

随着要求越来越高,焊接的难度也不断增加。一个难题破解不了,他常常连吃饭、睡觉都会受影响。在厂里做实验通宵工作更是常有的事,常常是别人上班了他才下班,天亮了裹个军大衣找个没人的角落稍微睡一下,然后又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困了的时候,曹玉玺就喝杯咖啡提提神。面对不了解的问题,曹玉玺都要自己学习,找资料、看书,更是每天的必修课。“20年前,我的专业书就有上百本,工资几乎都用来买书了,我还喜欢看一些进口的译制本,比如苏联、美国的一些原版书。”曹玉玺说,自己的床头会一直放着书,有时候睡到半夜想起问题来,都会翻看一下。

坚守传承

培养青年技能人才

在曹玉玺的微信签名中写着“尽精微致广大”,而这也是他在工作中的信条。0.2毫米的精度,是一条焊缝的宽度,以极致的动力将火箭送入38.4万公里的浩渺太空。

38年来,曹玉玺一直在坚守着这份工作。2001年,当时企业人均月工资1000元左右,有企业开出月薪6000元聘请曹玉玺,但他不为高薪所动,选择坚守在这个他热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说,看到火箭成功发射的那一刻,那种自豪感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2002年,曹玉玺被评为国家特级技师,随后,他考取了国际焊接技师资格证书,并以“异种有色金属焊接”技术获得六院首批绝招绝技、技能名师称号,这也使得他成为了六院唯一的国际焊接专业技师人才。2013年,航天六院成立了“曹玉玺焊接大师工作室”,如今在他的多名徒弟中,已有两人晋升为高级技师,多人成为车间技术骨干。

能够将兴趣变成职业,曹玉玺说自己是幸运的。随着国家研发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需要,各种型号发动机的研制任务越来越多,他的脑子里每天都在思考着各种问题,曹玉玺说,在焊接这条路上,只有一个一个的新起点,没有终点。

新闻推荐

西安民办小升初各校报名人数公布

  5月30日18时,西安民办小升初网上报名正式结束。学生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报考学校报名人数和招生人数比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