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明晰大西安国际化优势和短板马云余秋雨等把脉建言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18)》发布

西安日报 2018-01-15 05:42 大字

本报讯(记者王昕实习生刘明月)大西安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有哪些优势和短板?大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历程该如何断代?昨日,《复兴中的世界城市: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

首次引入三方智库合作模式

昨天的发布会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市社会科学院指导,西安高新区国际社区管理办公室、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经济观察报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联合主办。该《蓝皮书》首创政府、社会、媒体三方智库合作模式,在大西安智库建设史上开创了新的局面。同时,对单一城市开展年度性、常态化、专业化的国际化建设发展评价,在大西安历史上尚属首次。

此外,《蓝皮书》还向十位相关领域的风云人物发出邀请,为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贡献智慧。包括余秋雨、马云、肖云儒、王志纲、张宝通等,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对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建言献策。

首次引入大数据分析

据了解,《蓝皮书》首次将学术专业性与公众可读性有机结合,使受众群从行业研究者扩展到广大市民群众,让更多的人可读可看、乐评乐享,极大地扩张了可传播性。对传统报告模式进行体例突破与结构创新,引入大数据分析,是大西安蓝皮书领域的首创。

同时,《蓝皮书》一方面对2009年关-天规划确立将西安建设为国际化大都市以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纵向分析;一面精心选取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线城市和杭州、武汉、成都三座分别代表东、中、西部的新兴城市为对标,对在日益加剧的区域竞争环境下,西安的地位、现状进行了横向评比。明晰了西安的优势与短板,点出了存在的问题与机遇。

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历程创新断代

《蓝皮书》主编、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栋表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必须全面深入理清脉络,搞明白这座城市发展的曲折路径与城市定位的变迁历程,才能在扎实的基础上,科学地展望未来。《蓝皮书》以西安的建城史为背景,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

经过讨论分析,课题组对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进程创新断代,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影响世界到经略西北(3100年前-1949年)、从西北首府到西部最佳(1949年-2009年)、从战略确立到世界城市(2009年-2049年),使得大西安千年风烟拨云见日,湛然分明。

新闻推荐

热力公司访民问暖 预约测温拨打96116 最近不少市民反映市政供热温度有所下降 西安市热力总公司计划进入6900住户家测温

华商报讯(记者李琳)雪后持续低温,不少西安市民反映市政供热温度有所下降。如果您属于西安市热力总公司供热区域,可拨打该公司客服电话96116预约入户测温。不暖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华商报记者从西...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