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古今乐游原》跋□ 王长华
笔者与陈维礼先生的相识,应该算是一种缘分。
2014年秋,笔者的陇西籍诸友谈起在西安结识陈维礼先生的过程,并叙及陈维礼先生,有出面佐助罗锦堂著作在大陆出版的愿望。闻听此讯,笔者欣慰有加,因为这是我多年来的夙愿。今年已92岁高龄的罗锦堂先生,是笔者的陇西籍同乡,他在元曲研究和佛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由于罗先生久居海外,国内对他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还知之甚少。由于同乡的关系,再加上笔者对罗先生的仰慕,近年来,笔者有志于罗先生学术成就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传播,且做了一些工作,并联系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在该校网站上为罗锦堂先生开设了学者文库专栏。
此后的两三年中,笔者与陈维礼先生的交往多了起来。
其实,这两三年间,由于大的经济环境的影响,陈维礼先生的事业,正在遭受着严冬的考验。但是“霜重色愈浓”,越是在艰难时期,越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和毅力。陈维礼先生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时期,还尽心竭力,致力于罗锦堂先生的著作在大陆地区的出版。这一点,不是许多经营企业的人能够做到的。
陈维礼先生在西安交通大学就读时,所学专业是机械制造;多年来,他把企业做得风生水起。这样的履历,和他平常谈吐之间深厚的人文学养,怎么也联系不起来。
但是,三年多的交往,他不止一次地跟我谈起过,他的人文素养,其实来自叔父和岳父两位长辈,他们都是富有人文情怀和文化修养的长者。耳濡目染,自然受益匪浅。
陈维礼先生在乐游原馆舍内的一面墙上,悬挂着六位当代大贤的画像,分别是:霍松林、罗锦堂、楼宇烈、张岂之、石兴邦、高尚全。这六人都是当今学界巨擘,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坚持了多年的学术深耕,成就斐然。陈维礼先生把他们视为心目中的偶像,这绝对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深深地服膺于他们的道德和文章。
陈维礼先生多年来对乐游原文化始终坚持和守望着。乐游原是一块精神存在,从唐朝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它的周围高楼林立,从地势上观察,它早已经成了一块“洼地”,但谁又能够漠视它作为文化象征物的精神高地的意义呢?如何保护和利用乐游原的文化地位,是陈维礼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值《古今乐游原》一书出版之际,写下这些话,也是对乐游原文化的一种坚持和守望,更是对陈维礼先生的殷切期待!
新闻推荐
张权伟时间是种稀缺资源,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在《人类时间价值提高的经济学》中,认为正是人类的时间价值提高了,时间更值钱了,才会有明显的技术进...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