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阳: 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杨晓阳简介
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国家三五人才一级,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高教名师。
“为什么选择丝绸之路?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来说,丝绸之路就是凝聚在每个人血液里的故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在接受华商报记者专访时,杨晓阳如是说。
正是这种平常,让“丝绸之路”自然而然成为展览主线,并在30年的考察研究之后,自然而然地有了这个展览,同时自然而然受到各地邀请,演变成了一个全国巡展,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关注的展览。
30年的考察形成“丝绸之路”主题
华商报:本次展览是你30年来的第一个个展,也意味着这是30年来,你在家乡的第一个个展。对你而言,有什么不一样吗?
杨晓阳:准确来说,本次展览跨度长达30年。早在1985年,我就明确了“丝绸之路”的主题。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可没有像今天这样,政府倡导并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有大量文化历史遗存。我出生在陕西,骨子里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历史记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这种记忆让我可以随时受到丝绸之路的文化滋养,让我很明确,我的艺术创作一定是“丝绸之路”这个主题。30年来,我几乎走遍了古丝绸之路的30多个国家,个别国家甚至反复去。写生、创作作品集中在一起,数量相当饱满,再加上我出生在丝绸之路的起点,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丝绸之路”这个主线。
华商报:最初,你似乎只计划在北京西安两地展览。但为何会逐渐演变10个地点展出的全国巡展呢?
杨晓阳(笑):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丝绸之路”的主题符合当下的社会大背景,于是得到了各地的积极邀约,自然而然之下形成了全国巡展。
“看不懂”和“看得懂”是一个循环过程
华商报:我们注意到,本次个展同时也是创作文献展。文献的价值似乎这几年才在国内得到艺术家的重视。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杨晓阳:实际上,这次的文献展,不是真正的有所记录。在展览上,很多人会发现有不少复制品。这些作品很重要,但它已经陈列于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比如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无法参展,只好以缩小复制的方式参展。也正是因为这些资料的加入,让本次个展添加了文献的内容。对于我而言,30多年来的艺术研究其实还没展开,还无法真正陈列形成文献展,不过,我相信,本次巡展已经成为未来文献展的一部分。
华商报:你的个展名字是“从写实到写意”。展览举办以来,我一直在阅读相关的评论。不少人直言,我指的是普通人:杨晓阳写实的作品比写意更好看,其实言下之意,是写实更看得懂。“看不看得懂”这个争议这几年更多集中在当代艺术领域,但我发现,现在这种争议也慢慢在往传统艺术,比如国画、书法领域渗透。
杨晓阳:我的写实主要集中在学习阶段。老百姓有这个观点,是因为他们的判断是建立在有成熟历史参照,已经达成公式的、有评判标准的艺术上的。写意阶段有两个关键词——创新和个性化。创新是未来式,并没有相关知识和准则;个性化,则要求在画里画外对艺术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分析艺术家的文化结构、创新思想、地域特点等等。当老百姓缺乏相关的信息和研究时,他就会有看不懂的感觉。黄宾虹曾说,他的画是画给50年后的人看的。你看,事实就是如此吧!在美术史中,看得懂的艺术一般留不下来,看不懂的艺术有可能留下来。看得懂和看不懂需要过程,随着美术整体发展,老百姓对于未来的东西慢慢接受。然后再进入看不懂的阶段,再到看得懂……就这样一直循环下去。
我还不见得是一个成熟的画家
华商报:评论界指出,你从2000年开始写意水墨画的探索和研究。这些年,造型日趋简洁、概括。从复杂绚烂到简约平淡,大家认为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在此之前,你是一个不成熟的画家?
杨晓阳:对呀(非常坦然地)!个人的成熟是要建立在自己的创新基础上,需要一个艺术家终身的努力。此前,我当教师,当教授是成熟的,因为我可以将我的知识、认知教给我的学生,但我的创作是在别人成熟的体系内。没有个人风格,谈何成熟?这一点,很多人都意识不到。以齐白石为例,60多岁时“衰年变法”之后才成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并最终在中国美术史留名。在此之前,他算不算一个成熟的画家呢?如果,他当时应慈禧邀约,入宫当宫廷画家,我想我们是看不到一个成熟的国画大师的。就目前来说,我认为我也不见得已经成熟了,只能说我处于开创新天地的阶段,毕竟这次个展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华商报:最后一个问题,你心目中的丝绸之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对于当下各种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各种活动,你又是怎么看的?
杨晓阳:丝绸之路是一条综合的路,是中国全面和世界交流的路,政治、经济、文化等齐头并进,但不管怎么样,最后留下的一定是文化和艺术。对于当下扎堆于丝绸之路开展各项活动,我认为总之是好的,大家关注多了,自然会有成果出来,哪怕深度、广度各不同,也总比冷冷清清要强很多,所有对于历史的考证,都是为了当下和未来,一定会有建树的。 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摄影 陈团结
新闻推荐
西安市三名高考女生考上空军飞行员 期待三朵金花 早日翱翔祖国蓝天
空军招飞局兰州选拔中心给西安市3名女飞行学员发放了录取通知书记者张宇明摄“想象着自己穿上飞行员制服,驾驶着飞机翱翔在蓝天下,这是我从小的梦想,每每想起都会让我神往”……陕西2017年...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