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不妨多一些“看不懂的快乐”
在非洲打击乐的奇妙旋律中,乐器变成了动物,面具和木偶变成了精灵或巫师……近日,作为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承办的“2017西安儿童戏剧展演”闭幕式的压轴剧目,由加拿大莫图斯剧院带来的儿童剧《猴面包树的传说》,让孩子们感受到浓郁的非洲风情及音乐魅力。这是该剧在国内的首度演出,也为历时一个半月的展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与国内儿童剧动辄几十人的演出阵容、华美而炫目的舞台效果及复杂的道具相比,只有5位来自加拿大不同族裔的演员构成全部演出班底的《猴面包树的传说》,可谓简约至极。演出甚至没有配备翻译或中文字幕,只有一位演员在与同伴的对话中“兼职”阐述剧情。但这并没有妨碍小观众们忘情的喝彩。
都看懂了吗?摇摇头;喜欢看吗?点点头。这是演出结束后,几位小观众给出的较为统一的评价。这一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孩子们守在播放全外文动画片的电视机前不愿离开的情形,或许他们还纳闷,成人为何执着于搞懂每一个细节。事实上,儿童剧不是儿童教育课,不应让孩子们被动地掌握知识和道理,而是引导其主动感悟真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孩子在懵懂却轻松快乐的观演过程中,都是在完成剧目在心中的再创造,进行“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二次创作。
“看不懂的快乐”来自哪里?笔者认为,想象力的激发是重要因素之一。孩子是想象的大师,要征服大师须有更为奇妙的想象。比如《猴面包树的传说》之中,一棵非洲大草原上粗壮的猴面包神树,却能滚落一颗蛋,并从中孵化出一个能战胜女巫、猴怪并为村民寻找水源的小男孩。这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之可瞬间变鸵鸟、变巨蛇的道具,无不紧紧契合并抓住了“想象大师们”的心。
同时,儿童剧要善于留白,让孩子们的思维动起来,不止于听和看。一位儿童剧专家曾指出,相比于舞美和故事,国外优秀的儿童剧更擅长让孩子们在有限的叙事中领略故事,引导孩子们放飞想象力、激发创造性、感悟艺术的快乐。
孩子们的这份快乐自然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担当。让孩子们开阔视野,接受异域文化的熏陶,背后是相比本地演出和邀请国内院团演出更为繁琐的手续和更高的成本支出。但包括西安儿艺在内的众多少儿艺术机构,正在借助各类儿童艺术节平台,源源不断地把国外优秀儿童剧目引入国内,让孩子们享受文化交流交融带来的快乐。
不限于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一个道理,而是引导他们善于发现、独立思考的儿童剧,具有更大的意义。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在这份“留白的快乐”中爱上艺术,茁壮成长。
秦毅
新闻推荐
近日,快递分拣机器人的一段视频在网上走红,引发人们对物流行业高科技的关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送快递、智能柜收包裹等或将变得触手可及,普通用户也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无人机送快递让包裹飞...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