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米一根路灯,是“创意”还是另有隐情

华西都市报 2017-05-24 08:10 大字

◎李晓亮

近日,西安城西鱼化寨街办小烟庄村的村民向媒体反映,称村里最近在村道上安装了路灯,可其中一条村道上却出现奇怪一幕,“迪乐幼儿园门口的村道仅100多米长,三四米宽,路两边都安装了路灯,而且路灯的间距很小,有的只有两三米,密密麻麻的,这是多大的浪费啊!”记者统计发现,这条村道的东侧共有23根路灯,西侧有21根。测量路灯间的距离,间距最小的仅2.2米。(华商报)

如此离奇,不合常理,自然不会大规模出现在大城市主干道。有些建筑,特别是先锋新锐以设计感著称的,比如之前深圳新机场被吐槽的如蜂巢状密集孔洞设计,据说是“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噩梦。审美各异,这好歹是美学上一种表达,也是得了国际设计大奖的。

再回头看村道上恨不得两米就竖一根路灯,且非单侧,是道路两旁,夹道而设,除了这个村是卖路灯的,无需成本,自产自销,消化库存外,好像想不出这样设置还有什么其他合乎情理的解释了。

村道也属一级公共道路,毕竟不是私宅小径。明显有违常理的密集街灯,不为照明的诡异路灯排列,显然需要一个令人信服的公共解释。街办先表示此地被征用将拆迁,管辖权变更,反正“突击安灯不是市政和街办行为”,习惯性一脚把球踢给征用区。没等回应,两个小时不到,又慌着补充,经查安灯是干部外出期间,村民私自行为。

但如非整体性决定,村民在村道自己贴钱安灯,个人申请公共市政设施补贴,似也有些不太合常规,至少程序上不可能绕过村里吧?

事发后,挤牙膏,打太极,避重就轻。这是比多装一两个路灯,更值得重视的公共责任担当问题。干部真在装灯时外出开会?“不在场证明”节点踩这么准,全是巧合,真无蹊跷?悄无声息,密集街灯,无人担责,事出蹊跷,公共生活中这种“灯下黑”如何消除?解决方法,也可引入公共决策。

无死角的决策公开,全程透明,阳光运行,小至村道街灯,大到市政建设,所有涉及公共空间公共利益的决定,都有公众参与。每一个外部力量的介入,就是一个消除阴暗死角的光源,舆论和民意监督合力,就会抵消掉暗箱的阴暗盲点,让所有隐蔽和黑暗都无立足之处,重建公共信任。如此,断不会出现,密集恐惧的街灯却无人担责的尴尬。

新闻推荐

《西安浐灞生态区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5月19日,“浐灞跑出加速度”浐灞生态区产业发展白皮书媒体发布会在浐灞生态区内的智库咖啡举行,现场发布了《西安浐灞生态区产业发展白皮书》,并对浐灞生态区未来5-10年产业发展进...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