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共享经济的背后 难寻清晰盈利模式

三秦都市报 2017-02-24 10:24 大字

    “网约车”对大众来讲已不再陌生,然而它真正面世还不足两个年头。近几年互联网“共享经济”新模式正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民众原已熟悉的生活习惯。然而看似一派欣欣向荣的“新经济”,伴随而来的新问题也让人对其发展前景捉摸不定。

  结束烧钱消费热情开始降低

  “现在快车对我们构不成啥威胁了。”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漫不经心地说道,去年9月王师傅还与同行一起抱怨网约车正在蚕食他们的饭碗,短短数月,当初的担心早已消失得一干二净。王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市区跑快车的人数还可以。但出了三环基本就很难再打到车了。

  “现在挣钱确实少了。”滴滴专职司机李师傅坦言刚开始那会月收入上万不是梦,也因此尝到甜头,还专门买了辆加气车成为滴滴专职司机,“以前滴滴平台会给予各种奖励,接一单最起码会翻倍奖励,我最高一次翻了5倍。所以刚开始那会一个月收入上万块不是梦、然而现在虽然收入没以前那么高了,但还凑合因为加的是气,每月去除各项支出算下来仍旧有5000-6000元收入。”不过他也提到,“现在市场没有当初那么景气。现在兼职的滴滴司机少了很多。”

  整体而言,自“有关网约车新政”提出以来,快车平台已过了当初的疯狂撒钱阶段,随着滴滴优步的合并,以及之后优步逐渐退出中国市场,滴滴在快车行业的独角兽位置显而易见。激烈的市场竞争告一段落之后,积极探索盈利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对于消费者来讲,过了“优惠期”的与出租车价格上没什么太大竞争优势,司机赚的少了消费者也没了甜头,热情就下来了。

  共享经济核心是“共享”还是“经济”

  快车的供需矛盾暂且搁置一边,而据记者了解,年前大火的共享单车譬如ofo、摩拜单车等已有多家公司开始瓜分西安市场。更不要提眼下颇有争议的共享汽车模式,新的互联网经济不断充斥我们的眼球。但是否大众应当通通予以接纳?而就在不久前,摩拜CEO王晓峰给出了关于盈利的答案:“之所以还在不停地找投资者,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别人给我钱,让我活下去,让我们跑得比别人快,然后一起找盈利模式。”

  此言一出,更是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所谓的“新模式”都是主打着共享经济的名号。但共享经济“共享”是其根基,基于共享的目的实现的经济发展才称得上共享经济。商家作为企业追逐利益本无可厚非,但为追求利益导致的共享行为受阻,难免会显得舍本逐末。就譬如已经稳坐钓鱼台的快车平台,当更新的经济模式出现时,是否又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对此国内各专家仍不敢轻易评论,或许一切只能交给时间来解答。本报记者薛凯

新闻推荐

岳华峰参加委员分组讨论

  本报讯(记者张艳芳)2月19日下午,西安市政协党组书记、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岳华峰在参加委员分组讨论时说,人民政协工作要紧扣西安市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