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厚德卡子 生态茶乡

安康日报 2016-08-04 22:16 大字

张家大院 黄家大院 陈庄村茶叶基地 采茶风光

记者 陈俊 肖兵 通讯员商曼

位于白河县最南端的卡子镇,素有白河“南大门”之称,北通“十天高速”,南越界岭入楚,因物产丰富、位置险要,清道光年间在此设卡赋税,故得名“卡子”。“卡”字“上、下”一体,取“祥和”之意,寓意深刻而美好。

卡子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1.4万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产业强、百姓富、保障好”和“城乡美、和谐美、生态美”的总体部署,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出了“一线带两翼、做强茶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厚德卡子、生态茶乡”名片,让一个边远的山村小镇活力迸发。

厚植人文素养,

让厚德成为卡子精神信仰

卡子镇自古人文底蕴深厚,“厚德卡子”的名头可谓实至名归。3月22日,白河黄氏家规被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头条头图推广宣传,这让家规发源地卡子镇备受瞩目。白河黄氏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后裔,清乾隆年间迁至卡子镇,历经266年、13代繁衍,发展成为万余人的大家族,其后人黄光燮、黄统、黄正甫等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黄氏家族的家规20条、家戒10条获中纪委推广后,迅速在民间掀起争先学习的热潮,也成为卡子镇厚德明智的精神徽标和道德典范。

像黄氏家族这样声名远扬的名人志士在卡子镇不是个例,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曾先后走出功勋卓著的辛亥英烈钱鼎、钱甲,地方民主人士张朗轩等,他们都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是一代代卡子人学习与传承的榜样和标杆。

为了挖掘、保护、传承好这些历史名人的精神财富,该镇积极修缮黄家大院和张家大院,将黄氏家规家训编印成册,供干部群众学习传扬。先后完成了张家大院的修复工程和景点规划区域土地征收工作,通车桥、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已开工建设。

建设“厚德卡子”,深厚的人文基因是先天基础,干群共建则是弘扬和振兴的后天屏障。为凝聚起争做厚德卡子人、建设美丽富裕厚子河的强大正能量,卡子镇于去年10月下发了《“厚德卡子”道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以“立德、尚德、遵德、载德、润德、弘德”为主要内容的“六德”工程为抓手,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卡子”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在此基础上,卡子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契机,抓好友爱村等3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建设,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动态管理;积极推进村民自治,让群众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并将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和中国梦内容印制成精美的宣传日历画,免费发放给千家万户;以新型农民大培训和“平安创建”为契机,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示范带头集中整治婚丧及其他喜庆事宜大操大办、违规操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陋习,营造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的和谐氛围。

打造生态茶乡,

把小树叶做成大产业

卡子镇山环水绕,风光旖旎,生态优良。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茶叶”这枚小树叶成功发展变身为大产业,让群众鼓起了腰包,挺直了腰杆。目前,全镇已累计发展茶园1.74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8200亩,8个基地村主地块实现茶叶全覆盖,初步实现了“人均一亩茶”和“一镇一业一园、一村一品一景”的目标,该镇也因此成为全市40个茶叶产业基地镇之一。

如何在短短几年内让茶叶产业成为全镇致富增收的动力引擎?这首先取决于科学的顶层设计,早在几年前,该镇就确定了“一线带两翼”的发展思路,其中一线就是以硒源茶庄为引领,在白界路沿线5个村主要地块实现茶叶全覆盖,结合5个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有计划建园区、建社区、建茶庄,两翼就是在里端沟、东坝河两个流域以富秦茶庄、凤凰茶庄为龙头,带动3个村达到茶叶专业村标准。“一线两翼”把全镇8个村都辐射带动,奠定了茶叶“一镇一业”的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茶叶产业发展同样离不开龙头引领。说起龙头,硒源、富秦、凤凰3个茶庄不得不提,近些年,卡子镇通过组织和鼓励村干部引领、外出能人返乡创业、股份合作等形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4年内先后高标准完成了3个茶庄一、二期工程建设。现在,茶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示范带动作用也日益凸显。

2013年投用的硒源茶庄,现有盛产期茶园5000亩,生产线2条,年生产能力10吨,总产值达350万元,去年10月又启动建设了年产50吨绿茶的清洁化标准厂房,投产后将实现生产区和生活区全面分离;位于卡子镇仓房村的富秦茶庄占地3000平方米,累计发展茶园3280亩,其中安吉白茶700亩,盛产期茶园1500亩,率先实现全村人均3亩茶、户均10亩茶的目标。去年茶庄启动二期工程,新建清洁化标准厂房1200平方米;凤凰茶庄由西部春绿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新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有标准化茶园3000亩,年产值达300余万元,每年可带动全村人均增收1500元。去年茶庄二期工程启动,新建清洁化标准厂房880余平方米,将新上年产10吨茶叶生产线两条。

在卡子镇的茶叶产业蓝图上,全镇5年内要实现茶叶人均增收2000元,目前来看这个目标并不遥远,短短几年时间,仅硒源、富秦、凤凰3个茶庄就带动周边群众700余人就业,去年三家茶厂共生产成品茶18600斤,实现人均增收1700元。此外,卡子镇的茶叶屡获殊荣,药树绿茶先后在全国第十一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中国·西安茶博会、安康首届富硒茶品茗会、第二届安康生态富晒茶博会上分别荣获“金奖”和“特等奖”;富秦绿茶先后在第八届中国·西安茶博会、第二届安康生态富晒茶博会上分别荣获“金奖”和“一等奖”。

为让茶叶产业走上精品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卡子镇加大基地和园区建设力度,利用现有的3个茶叶龙头企业、3个茶叶合作社和52名产业大户引领基地建设提质量、上水平,同时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通过大户引领、园区带动,建设了一批集中连片、布局合理的产业园区。目前,产业大户黄治贵领办的仓房茶叶示范园区被评为安康市首批“山林经济示范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韩吉祥领办的药树茶叶示范园区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和安康市“现代农业示范园”。

接下来,卡子镇还将加快硒源茶庄、凤凰茶庄标准化清洁厂房建设,再新上红茶生产线一条,丰富茶叶品种,延伸产业链条。每年利用职业农民培训机遇,在陈庄、凤凰、仓房、桂花等村开展茶叶技术培训,提升园区管护和茶叶采摘水平。同时探索“互联网+”营销模式,利用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和占领网络市场。

推进文旅融合,

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卡子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界岭十八盘为代表的自然风光绮丽多姿,以张黄大院为代表的明清建筑雕梁画栋,人文气息浓厚。建于明朝的宗教圣地东岳庙风貌犹存,在历史上曾声名显赫。寺庙建于小山之巅,四周青山绿水,环境清幽,一副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景象。

黄家大院和张家大院两座庭院式古建筑坐落于东西二坝。黄家大院为黄庭坚后人故居,建于清嘉庆二十年,现有东坝老爷湾、杨树林两处院落,房屋均采用砖、木、石结构,门楼用砖皆五面磨平,木石雕刻相当精致,凡柱皆以石础垫起,故称其为“寸木不落地”;张家大院两处院落位于西坝界岭山脚下,依山傍水,院内分前、中、后三厅,各类木、石雕刻均保存完好,大门两侧雕刻有“八仙过海”,竹、梅、楹联等,属江南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及观赏价值。

如今,张黄大院、东岳庙等七处明清古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茶叶产业已成为卡子镇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如何让这些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卡子镇通过大力挖掘和整合古迹遗址、产业资源、旅游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品高山生态绿茶,游界岭自然风光,观明清张黄大院,寻名人志士故里”的文化旅游名片,调动一切资源推进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

文旅融合的努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在茶园建设中,该镇统筹推进山、水、田、林、路、景建设,在园区套种花木,将园变景,园景结合,精心打造经济效益和生态观光价值兼备的精品茶园。去年,该镇成功将友爱村培育为特色旅游示范点,两家星级农家乐受到县上表彰。今年,富秦茶庄将依托张黄大院、界岭风光等历史和自然资源,丰富产品内容,延长产业链条,将茶庄打造为集采茶、制茶、品茶为一体,吃、住、游全套服务为一身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硒源茶庄将全面升级,建成可容纳50名游客的接待中心,完善配套设施,满足旅客体验、观光、购物、娱乐等一系列服务需求。

要让“厚德卡子,生态茶乡”的名片叫得响,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必须持续不断发力。按照规划,该镇还将不断收集景点传说,编印景区服务指南,依托境内资源优势,培育和打造张黄大院、仓房茶园、界岭风光等一日游精品线路,培育两到三名旅游解说员,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同时,加大农家乐、娱乐场所、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开发木瓜、茶叶、木雕、竹制器皿、特色小吃等文化旅游产品,利用好全镇的所有优势资源,全方位、立体化满足游客所有体验需求,真正构建起一个高质量、高水准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走进卡子镇

深度了解扫二维码

招商电话:0915-7032115

安康新网www.akxw.cn

策划:刘政李海军

摄影:李亚

新闻推荐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迎来新机遇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刘梦雨国家发改委印发《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设立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与脱贫攻坚的“1258”政策体系全面形成。这里曾是...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