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民生福祉 完善市政配套 打造海绵公园 构建南北秀美新空间
连接浐河东路和浐河西路的跨浐河桥
浐河西路南绕城高速以南景观提升工程
雁鸣湖休闲公园里的喷泉
跨湖休闲走廊
雁鸣湖休闲公园清波桥景观一角
7月1日,雁鸣湖休闲公园盛大开放,不仅标志着浐灞河畔又多了一颗润泽两岸的生态明珠,更意味着生态区为当代百姓新建了一个惠民为民的民心工程,同时还是体现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空间载体。
从一开始,浐灞就是一座被赋予绿色、希望和探索、交融的城市新区。2004年9月,西安浐灞生态区创建伊始,就将生态治理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和流域的生态重建,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形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符合区域实际的特色产业,与其他区域形成错位发展,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价值。如今,弹指一挥间,十二年来,浐灞在成长蜕变的发展中,正用独特的视角向人们阐释了城市在继承与发展中的个性与品质。
浐灞生态区通过开展浐河城市段综合提升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以建设“生态带、景观带、休闲带、文化带、产业带”为定位,以“一轴、两岸、三区”为总体构思,主要建设内容为疏通河道、优化水环境、河堤软化改造、建立交通服务系统、完善产业布局等,将建成集滨河大道、城市景观、水面湿地与绿化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廊道。进而让生态建设、功能修复与河流治理三位一体,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据悉,此次新建的雁鸣湖休闲公园占地27.8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公园秉承“让生态流入城市”的理念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生态修复、服务民众”的建设原则,雁鸣湖公园充分保护和利用既有水系和绿化植被,通过水系改造和地形梳理,修复并营造山容水貌的景观效果,最大限度地消纳和利用雨水。
生态修复功能
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浐灞生态区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现代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案例,先后获批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区、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作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浐灞生态区自建区以来,本着“让河流休养生息,让生态流入城市”的发展理念,从最初的清淤、恢复河道、防洪建堤、植树种草开始,到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再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经典范例,荣获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西北地区首个国际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等称号。
公园免费开放,浐灞滋水公园免费开放,浐河城市段综合改造稳步推进,城市绿道网规划建设全面启动……浐灞生态区充分发挥自身生态优势,突破常规思路,突出区域特色,全力推进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浐灞生态区的实践证明,把构建生态文明重大制度作为突破口,凸显了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投资自然资本,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持久战的必然选择。
根据浐灞生态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吸引人口居住的需要,继续坚持“大疏大密”的布局思路,南北两端的雁鸣湖和湿地园区,以生态保育和涵养为主要功能,依托河流、湿地、绿地、滩涂等生态空间,构建“大水大绿、滋润古城”的城市风貌和发展格局。
雁鸣湖休闲公园作为“八水润西安”的重点工程和浐河流域综合治理东月路-南三环段景观工程,也是浐灞生态区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十三五”规划“中部兴业、南北秀美”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构筑“滨水休闲内环线、宜居宜业中环线、生态秀美外环线”三大环带的靓点工程。
经过半年多紧张有序的建设,雁鸣湖休闲公园已形成集“湿地保护、运动休闲、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花红柳绿、绿树成荫、配套完善、舒适便捷的全新面貌,为雁鸣湖区域居民提供了又一个环境优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也是浐灞生态区“十三五”规划的具体落实。如今,生态浐灞又将增添一处秀美之景,并形成“南北秀美”的生态布局,为“品质西安”建设增加一道新的亮丽景观。
城市配套功能
打造东南翼健康休闲生活圈
浐、灞河河流湖泊生态湿地系统是浐灞生态区特有的自然资源之一,由河流湿地与河道外湖泊湿地两大部分组成,总面积25.8平方公里。河流湿地为生态区浐灞河区域,面积为14.8平方公里;河道外湖泊湿地包括雁鸣湖、西安世博园、广运潭和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4大部分组成。
雁鸣湖休闲公园,是浐灞生态区继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桃花潭公园、浐灞滋水公园四大生态惠民公园开园后的第五座公园。作为免费开放的生态休闲公园,雁鸣湖休闲公园除了精心打造园区内的景观景点之外,在配套服务设施、交通体系完善等方面也体现了超前的意识和发展理念,旨在打造西安市东南翼健康休闲生活圈。
为方便市民游览,浐灞生态区实施了系列市政工程,完善公园周边路网体系,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新建开通道路就有,浐河西路与南三环连接线、南绕城高速北辅道长鸣路至浐河西路段、连通南三环至东月路的田马东一路等。新建的桥梁有连接浐河东路和浐河西路的“麓湾桥”、马腾空(田马路跨线)立交桥。
记者通过采访开园当天入园游客得知,最得人心的是雁鸣湖公园为市民设置3个生态停车场共500个停车位。“听说雁鸣湖开园我们就特别想体验一下雁鸣湖的生态之美。由于住的远,我们一家三口只能开车来,来之前还特别担心车停在哪,现在倒好,500个停车位足以解决大部分市民的交通问题,我给这个政府为民服务点个赞。”住在西郊的市民刘超对记者说。
游人如织的园里,有小朋友的嬉笑、有一家三口和谐的欢乐、有老人对于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认可。7岁王子文小朋友向记者说,“暑假来了,我最期待的就是周末爸妈能带我到公园玩。来到公园我们不仅可以看见美丽的风光,我们更可以戏水,公园里还有一些专属于我们的娱乐设施。”记者了解到,便民设施还有园里环湖修建亲水塑胶跑道,沿湖设置的水景、雕塑及儿童游乐设施。公园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运动休闲空间;在满足周边居民和休闲旅游群体休闲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园区还因地制宜策划特色商业项目,探索生态优势和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
同时,为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浐灞生态区实施南三环以南区域110kV架空线路落地迁改工程,目前公园内所有高压线均已落地,进入地下管廊,进一步改善了雁鸣湖区域的城市面貌。
城市蓄水功能
保障生态系统快速恢复的海绵体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雁鸣湖休闲公园是浐河沿河景观提升整治及生态治理的重要工程,是体现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空间载体。作为城市里的“海绵体”,雁鸣湖休闲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地保护和利用既有水系和绿化植被,从浐河上游引入洁净河水作为景观水体,保障了生态系统的快速健康恢复。公园以湖泊湿地为景观基底,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调节区域气候、河川径流、蓄水分洪和缓解水资源短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者为探究雁鸣湖公园是如何综合运用生物、生态手段进行修复,维持公园健康自然的水文特征时深入公园采访。记者了解到,首先在公园东岸绿化带保持自然坡度,便于雨水自动注入雁鸣湖。在公园的西岸护坡栽种大面积绿植、草坪,能有效提升雁鸣湖右岸景观环境、涵养水源,同时还有公园绿地对雨水的滞蓄和净化能力。采访得知,在公园的三大广场和公园游步道及湖岸两侧的景观绿化带种植水生植物、苗圃花卉等,并设有下凹式生态草沟,中间和四周栽有乔木、灌木,便于雨水下渗、滞留、收集和路面排水。其次,在公园南入口区域建设雁鸣湖清淤的生态停车场,低碳环保,透水性强。同时公园通过透水砖、集水槽、增加生物滞留设施等手段,优先利用植草沟、屋顶绿地等就近吸存水,扩大“海绵体”规模。让城市公园能够自由呼吸吐纳,蓄水、排水。
通过海绵化建设,将雁鸣湖休闲公园与湖泊湿地生态绿地系统有机统一,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公园区域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雁鸣湖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保护水生态环境和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记者 王天怡
新闻推荐
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岁月里,一位美国医学博士,满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毅然来到中国,并在战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还娶了一位中国妻子,他,就是中国卫生保健事业的创始者之一,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著...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