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海德医生的中国缘 □张志强

西安日报 2016-07-06 20:47 大字

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岁月里,一位美国医学博士,满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毅然来到中国,并在战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还娶了一位中国妻子,他,就是中国卫生保健事业的创始者之一,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著名皮肤病、麻风病防治专家马海德。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到中国后改名马海德),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法罗市的一个阿拉伯移民家庭。1933年11月,刚刚获得医学博士的他,告别母校,从瑞士来到中国上海,投入医疗工作。1936年6月,由宋庆龄推荐,他和埃德加·斯诺先后到了延安,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他随军到山西八路军总部,开始担任八路军总卫生部顾问工作,夜以继日地指导并亲自参与伤员的救治。1937年2月,马海德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被上级党委批准。1937年底,他奉命回到延安,又投入筹建八路军总医院的繁忙工作中。

马海德的中国国籍与共和国同时诞生。他深深地为自己成为一个新中国的公民而自豪。1950年,他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上世纪80年代,又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中,他仍像战争年代那样,从不脱离具体医疗业务,坚持每周去医院上门诊,参加各种会诊,并多次带领医疗队上山下乡,足迹遍布全国除台湾和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在偏远山乡,当有病人看他黄头发、高鼻子问他是哪国人时,他总是微笑着用有点生硬的普通话自豪地回答,“我是咱中国人”!

1986年9月6日,年已76岁高龄的马海德来到古城西安,参加了卫生部召开的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几天后,他不顾劝告,冒雨赶赴陕南秦巴山区,现场察看当地麻风病防治情况。笔者当时担任国家《健康报》驻陕记者,一路跟随他跋山涉水,上门看望了多位治愈恢复了健康的麻风病患者。在汉中麻风病院,他不穿白大褂,不戴口罩,亲身到病房和患者握手,还把两位病人的脚,拉抱在自己怀里仔细检查,看有无溃疡感染。他用亲近病人的行动,到处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

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在首都北京,含笑走完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里程。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撒入延河。辞世前,他还嘱咐妻子苏菲,一定要办好“马海德基金会”,继续推进中国的麻风病防治研究事业。

新闻推荐

湿衣降温法 □赵小乐

我是1971年春节前开始在西安市果品罐头厂烧锅炉的。当时,厂里是一个土锅炉,就像一个躺倒的大汽油桶,有2米多长,1米多高,肚子里没有水、火管,但是水位计、安全阀、排污阀、检查孔都有,炉膛火床有2米,...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