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望大秦岭 问道终南山 《秦岭四库全书》昨首发

西安晚报 2016-05-22 01:17 大字

秦岭是中国的地理标识,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秦岭保护作为西安市五大重点工程之一,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昨天上午,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委会办公室、西安日报社、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秦岭四库全书》首发式暨秦岭保护高峰论坛在西安文理学院举行。

据悉,《秦岭四库全书》分四册:《草木人间》、《文明春秋》、《文心观止》和《山水清音》。全书共198万字,图片约400幅,由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担任主编,陈正奇、刘宁、宗静婷、杜喜春等专家学者历时三年编著而成。由陕西出版资金、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扶持资金资助,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西安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

在肖云儒看来,秦岭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一本“四库全书”:“它是‘水库\’、‘绿库\’、‘智库\’、‘文库\’,一个‘全维\’的秦岭,应当是由物态、生态、文态、神态构成的完整而鲜活的生命系统,是‘全景式\’揭示一座山与一个民族、一部历史、一脉文明的深度关系。”于是,在他的提议之下,大型研究丛书《秦岭四库全书》的编撰工作正式启动,研究典籍之余,肖云儒更重视如何从书本中走出,探讨并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1200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有过‘国都在名山之下,名山借国都以扬威\’的名言,点出了秦岭山与长安城内在的感应和共赢。”在肖云儒的构想中,一张秦岭——渭河人性化、民生化的“新生存体系蓝图”已徐徐展开:在秦岭北麓到渭河平原水网区这样一个大山、大水涵盖的硕大坡面上,全面共建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相交织的现代科学生存网状体系。这个网状体系应该将造化赐给我们“八水绕长安”的自然优势,尽快涵养、修复、提升为现代化的“八水润西安”,形成水源充沛洁净、注泄有度的科学水网。而在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咸阳乃至整个关中城市群中,则要科学布设、构建起一批又一批现代田园城镇。“让树林和草地绿起来,让清水流过来,更让人留下来。走一条与城市现代化并行的乡镇现代化的路子。”肖云儒坦言,在这个听起来有些像“生态乌托邦”的构想中,最关键的是要有科学技术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入,更有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当清晨起来推开自家的门窗,看到的是溢满生机的绿色农田和林子,是一派现代农耕文明的田园景象时,城市与山水才真正融为一体。这正是在接续秦岭的历史荣耀,同时也让这座伟岸的山和伟大的城获得重生!”

值得一提的是,《秦岭四库全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秦岭的多学科大部头典籍书系。

记者 张静

新闻推荐

梅花拳传人南山献艺

本报讯(记者闫斌)春暖花开的秦岭北麓山花烂漫,空气宜人。前日,长安区库峪口村迎来了西安梅花拳研究会的近百名武术爱好者,在掌门人李靖的带领下,古城各路武林同道以武会友,切磋拳艺,并共同探讨西安梅...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