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华商影像神秘的甘肃“周易村”

华商报 2016-02-27 15:49 大字

刘继文给从西安慕名而来的张女士(右)做周易预测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 摄

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会发现不少时间留下的奥秘。甘肃腹地就有这样一个神秘的村庄:村民世代以“行周易”为生,曾像吉普赛人一样过着流浪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直到今天,村子170户中仍有约100人从事着周易预测、看风水的行当。

甘肃省永登县薛家湾村被庄浪河环绕着,是个孤独封闭的村子,整个村子按照八卦布局。2016年元旦,一场大雪之后,村后海拔2100米的刀楞山山腰上笼罩着一抹云彩,令人倍感神秘。

村子来历众说纷纭

薛家湾村有四大家族:柳、刘、高、何,村民鲜与外人通婚,目前大约有170户人家500多人,其中从事周易预测、看风水者100人左右。他们这种技能自古就父子相传或者婆媳相传,男的被称为“蛮子”、女的被称为“蛮婆子”。村子的来历很神秘,有人说他们是苗族的后裔,为躲避战乱隐居到此;也有人说他们是三国时诸葛亮的后裔;还有人说他们是中国的“吉普赛”人,祖先从印度迁徙而来。而在户口薄上,他们登记的民族都是汉族。村民们喜欢看陕西的秦腔,也常听青海的花儿。

薛家湾村从事周易预测这个行当的,年龄最大的80多岁,小一点的也有40岁了,平时都在全国各地漂着。春节前,他们像候鸟一样,回到老家。大家见面时的问候一般都是出门顺不顺?收入咋样?大多数回答都是还可以。

刘东升与高作清刚从兰州回到老家;“我俩是亲戚,相差一岁,搭档几十年了,出门也是一起。”47岁的刘东升说。高作清当“蛮子”的时间更长,“小时候曾和奶奶一起出去过”。高作清所说的奶奶叫何大东,是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吉普赛”人——薛家湾文化探秘》一书扉页上双目失明的老太太。她是村子里公认的周易高手,1984年以91岁高龄去世。“她用手一摸你,就知道很多事情。”刘东升说。

独特语言难以溯源

“我们应该不是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刘东升说,多年前曾有专家来研究过,但因为没有文字而无法定性。后来刘东升说了几个常用的词语,记者根据发音整理如下:

开水叫作滚轮子;

馍馍叫作花溪;

饭叫作撒长;

吃饭叫作绕撒长;

眼睛叫作照公;

耳朵叫作听窗子;

嘴巴叫作觉闻;

手叫作托找……

“我们自家人在一起时经常这样说,但有外人来时就不说,因为外人也听不懂。”刘东升一边整理着他出门的物品一边说。

“行周易”时轻易不让外人看

华商报记者说想跟踪体验一番他们怎样“行周易”,但刘东升说是保密的,不能让别人看,“给你们说复杂了,你们也是一知半解,还会涉及到很多隐私”。但有一次,一位客户邀请刘东升和高作清上门去看风水,他破例让记者跟去感受了一下。

他俩要去的村子不远。出门后,来接的小车等候在路边。进入主人家,寒暄落座,刘东升从随身携带的旅行包先取出《易断天机》《奇门专用--民俗万年历》和《四柱预测学》三本书,以及一个黑色的笔记本,然后取出五色纸、朱砂、罗盘、毛笔等;收拾停当,刘东升拿出一张纸,让主人报出生辰八字,和出生的准确时辰。

刘东升一边问,一边迅速地记录着,不一会儿就写出辛亥、庚寅、丁卯、壬子;养、才、财、绝等四五行字;然后拿出了《奇门专用--民俗万年历》翻阅,逐一对照着作出标识和注解,之后开始推算,主人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绝活”面临后继无人

兰州大学的柯杨教授曾在薛家湾住过几个月,试图探究薛家湾的前世今生。柯教授是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也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据他判断,薛家湾人的占卜术保留了东方文化中玄妙的思辨哲学和天人合一的朴素观念。据记者观察,这种占卜之术的传承目前已经出现了断裂,薛家湾现在的年轻人,虽然知道父辈们有算命的“技艺”,但他们似乎对此已不抱多大的兴趣。

薛家湾村眼下最风光的“蛮子”可能要数刘继文了,他曾多次受邀去北京、上海等地,为人占卜或者看风水,他也是永登县申报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位传承人之一。目前县级非遗已经申报成功。

雪后走在洁白的村道上,刘继文看着结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个不感兴趣,这个没有一定的心境和毅力,也不好学。我们应该是最后一代‘蛮子\’和‘蛮婆子\’了。” 

新闻推荐

小伙误入传销窝 4个月瘦了40多斤民警巡逻时发现3男子形迹可疑 假装查水表上门端掉传销窝点

被骗入传销窝点4个多月被警方解救,小黄(中)终于见到家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