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峰:捏一支秃笔,在文学的原野上耕耘王水鱼
“捏一支秃笔,像父辈扛一架木犁,在广袤的文学原野上耕耘。”这是乾县退休干部、作家周海峰先生在接受北京《作家视线》记者采访时,对自己写作生活的概括和写照。
周海峰,乾县梁村镇代朝村人,原乾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他中等个,面白儒雅,低调沉稳,一幅学者风度。他谈话风趣幽默、待人谦和豪爽。从事文学创作40多年来,他在省内外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童话、报告文学100多万字,出版小说集《乐土》,著有长篇小说《菩提树》,曾荣获国家、省、市各类文学大奖20多项,为乾县文学繁荣和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光彩。
读书——攫取文学滋养
周海峰从小就喜欢看书,上小学时就经常借小说看。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他经常肚子饥饿,因看书出神就会减轻饥饿感,读书成了他抵抗饥饿的精神食粮。“1970年,我在梁村镇当了一名小学教师,沉浸在读书的精神乐园里。”他读中国四部古典名著,读诺贝尔文学作品获奖选集,读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肖洛霍夫、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梅里美、海明威、杰克伦敦等国外名家小说,读鲁迅、矛盾、老舍、沈从文、柔石、峻青、孙犁、王汶石等国内名家小说,读古文观止,读唐诗宋词……“我不断地阅读,仿佛遨游于浩瀚的书海,也萌生了当一名作家的梦想,以讴歌故土,畅想人生”。
写作——攀登文学山峰
1976年,周海峰与程海、杨争光、黄建国等十多位文学爱好者参加县文化馆的创作班学习,逐步走进了文学殿堂。他任教的村小学环境简陋,且教学任务重,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写作。在家里,他伏身炕沿,屁股下坐一块青砖,全身心投入自己构想的作品之中。当时的农活总是占用他的写作时间。想到宋代王安石文学构思利用马上、厕上时间;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利用到学习上,这坚定了他挤时间进行文学创作的信心。身边传来讥笑和挖苦:“没上过大学就想当作家?梦里吃糖想得甜。”“看他先人坟里有没有当作家的脉气。”闲言碎语并没有动摇他的意志,他以但丁名言“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说吧!”勉励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在陕西省作家协会期刊《延河》发表小说《南瓜作客》引起省作协关注,他与贾平凹、李凤杰、袁银波、问彬等14人组成陕西儿童文学小组成员;1983年,他参加了全省作协的读书会,聆听文学大家胡采、王汶石老师的辅导;1985年,在古城西安参加为期一月的中国作家协会暨西北地区儿童文学创作学习班。此后,陆续在《延河》、《新大陆》、《巨人》、《青年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并多次获奖。
奉献——点亮文学灯塔
退休后,周海峰依然读书不止,笔耕不辍。有人问他:“看书看了一辈子,写作写了一辈子,退休了不好好看孙子,还看什么书?写什么作?”他笑了:“看书是精神食粮,写作是生活方式。”他除了自己创作外,还帮助许多文学爱好者改稿、写序、出书,为文友写评论文章,参加“关心教育下一代”活动,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像灯塔一样为别人照亮、引航。
他将自己散文集、小说书籍无偿捐赠。先后向县图书馆、各中学文学社和文友捐赠作品集300余本。退休近十年,周海峰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媒体发表的作品集成20多万字的小说集《小城有梦》和3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集《丹心一片献给党》,为关工委组织的中学生文学社编写20多讲的作文辅导教案。如今,他正构思一部描写故土的长篇小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收获丰硕的成果,迈上更高的文学巅峰!(B)(11)
新闻推荐
创新,驱动咸阳发展的新引擎——咸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调查思考
新技术、新成果在咸阳市广泛落地生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图为武功县隆翔立体停车设备生产研发基地车间一角。本报记者刘计划摄进行科普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创新成果和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已...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