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心 振精神 迎困难 打造咸阳工业经济“升级版”
核心提示:
“适应新常态、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为了抢抓新丝路经济带和大西安建设机遇,保持工业强劲增长势头,促进工业经济总量与质量双提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日前决定,在2015-2020年期间实施工业经济总量翻番行动计划,即到202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较2014年2987亿元翻一番,年均增长12%以上。行动计划提出了未来几年翻番的主要任务是“打造三个千亿、五个百亿产业”。
本报记者 马沅聪 文 包鑫 图
《2015—2020年期间实施工业经济总量翻番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工业翻番计划)》这是市委、市政府为深入实施工业指导战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新跨越,为建设“四强三领先”西部强市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举措。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按照“适应新常态、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新要求,围绕“一区两园三带一基地”(一区:高新区;两园:新兴纺织工业园、精细化工园;三带:咸兴武装备制造产业带、乾礼泾现代建材产业带、兴礼泾三武食品产业带;一基地:彬长旬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总体布局,坚持项目化支撑、园区化承载、产业化推进、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加快扩能技改优存量,加大工业招商扩增量,着力推进七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
【关键词】三个千亿产业
打造千亿能化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食品产业
在2015—2020年期间,工业经济翻番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打造三个千亿产业和五个百亿产业。三个千亿产业主要是指千亿能化产业、千亿装备制造产业、千亿食品产业。
千亿能化产业是指按照“136”规划(一个基地:彬长旬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三大园区:彬县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长武煤电化工业园区、旬邑煤化工业园区;六项工程:原煤开采工程、煤电工程、煤化工工程、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油气开发工程、能源装备工程。),在彬长旬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及其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等产业,形成上下游产品关联产业链,打造精细化工园;支持长庆石化、兴化、咸阳化工等现有大型能化企业进行扩能技改,扩大产值规模。到2020年全市能化产业实现新增产值100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千亿装备制造产业是指按照“西安制造、咸阳配套,西安研发、咸阳转化”的思路,以咸兴武装备产业带及兴平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为基础,突出招引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促进产业聚集发展,逐步实现咸阳“智造”。把汽车产业作为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加快实施华晨汽车产业园、西安正麒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装置等一批重大项目,培育壮大秦星汽车、奉航密封件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完备的汽车产业生产链条。加快咸兴武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支持宝石钢管钢绳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扩能技改,鼓励陕柴重工、陕航电气、西航制动、中船十二所以及国营四达等军工企业扩大民品生产,再着力引进一批制造业项目,不断扩大产值规模。到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新增产值68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125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
千亿食品产业是指重点发展精品粮油、乳制品、肉制品、果蔬饮品、原浆果汁、烘焙食品和方便食品等产业,打造千亿食品工业带。加快兴礼泾三武食品产业带建设。重点发展和招引食品知名品牌企业,充分发挥“软香酥”、“金龙鱼”、“统一食品”、“张裕”、“娃哈哈”、“双汇”、“茯茶”等品牌带动作用,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同时,依托永寿、淳化、旬邑等县绿色生态优势,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到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实现新增产值80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17.5%以上。
【关键词】五个百亿产业
打造百亿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产业、新兴产业
百亿建材产业:咸阳市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建材产业优势明显。要着力推动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防水、密封件、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环保材料等新型建材工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建材工业由粗放的原材料生产向工业制品、建筑构件生产转变,实现建材产业的持续增长。以乾礼泾现代建材产业带为重点,推动乾县、礼泉、泾阳建筑构件和新型绿色环保建材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秦都、兴平玻璃生产基地和武功、渭城钢构建材生产基地。到2020年全市建材产业实现新增产值13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36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
百亿纺织服装产业:实施大企业引领、集群化发展战略,依托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推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纺织服装终端产品。以新兴纺织工业园和乾县纺织工业园为重点,支持咸阳纺织集团、杜克普、润浙纺织、雅尔艾等企业发展壮大;利用际华新三零印染资质,延伸棉纺织产业链;在棉纺织、染整、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地方特色纺织品等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积极拓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中亚)市场,扩大产值规模。到2020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新增产值12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
百亿电子信息产业:咸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以扩量和提质并重,在推进现有电子企业转型的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以高新区显示器件园为重点,加快CEC8.5代线及其配套项目招引力度,支持中电彩虹发展壮大,打造我国西部显示器件产业基地。同时,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产值规模。到202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新增产值25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32%以上。
百亿医药产业:以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为重点,发展现代新型中药、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支持步长集团、摩美得、白鹿、康惠、君寿堂等药企进行新品研发及品牌培育,招引修正医药、广药集团等一批大型知名制药企业落户咸阳市,扩大产值规模。到2020年全市医药产业实现新增产值14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
百亿新兴产业:抢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机遇,立足实际,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大力发展光伏、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智慧产业等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20年全市新兴产业实现新增产值22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
【关键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300户
壮大工业企业群体,2015—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力争达到1300户
以工业经济“1113”工程(支持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支持100户扩能技改企业早日达产达效、培育100户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促进30户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和非公经济“1113”工程(每年培育10000户个体工商户,孵化1000户个体工商户转升为小微企业,提升100户成长型企业,支持3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为总抓手,促进企业做大做强。2015—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力争达到1300户。
而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成长型企业、加快小微企业发展这几方面着手,力争到2020年10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户,新增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0户以上,中小微企业达到30000户以上。
【关键词】力争突破5000亿元
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15—2020年全市工业总投资累计达到4200亿元,力争突破5000亿元
将以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为核心,按照“一区两园三带一基地”的总体布局,围绕七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实施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重大项目,迅速提高工业经济增量。2015—2020年全市工业总投资累计达到4200亿元,力争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长20%。
首先抓紧谋划一批工业重大项目,形成“策划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和持续发展的格局。加强与央企、省企、民企对接合作。实施精准招商,重点引进煤化工、汽车及配件、化学药品、大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航空及食品深加工等项目。主攻以上海、浙江、深圳等为重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同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主动承接西安外迁企业。
【关键词】科技创新
2015—2020年新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36家
以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技资源为重点,围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中心,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2015—2020年新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36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30家、市级10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
把现有企业技改投入放到与新上项目同等重要的位置,引导企业引进、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支持推进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学研联合示范基地,支持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咸设立研发机构。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努力形成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集群。
【关键词】推进提升
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
以提升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水平为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对纳入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按照“一县一园”的原则,对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资金筹措、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进行充分论证,并委托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县域工业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完成县域工业集中区“七通一平”建设,每个县域工业集中区确定1个优势主导产业,优势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70%以上。到2020年底南部8个县市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值平均达到500亿元以上,北部5个县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值平均达到200亿元以上。
【关键词】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破解企业发展资金瓶颈为重点,大力推进金融融资方式改革
建立工业发展融资平台。整合和盘活现有国有资产,整合现有市属金融类企业资产,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来咸阳市设立市级小额贷款公司。
发挥政府性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工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包括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融资,以及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为企业发展提供充分资金保证。
通过一系列措施,破解企业发展资金瓶颈为重点,大力推进金融融资方式改革,综合运用资本运作、政府引导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2015—2020年全市各类金融和融资机构为工业企业发展募集资金不低于500亿元,上市企业达到30家以上。
【关键词】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项目招引,完善激励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规范园区建设
为了达到工业经济翻番的目标,咸阳市成立市工业经济总量翻番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本辖区工业翻番计划,并分年度提出具体实施意见。从2015年起,工业经济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提高到20分,分别设置规模工业总产值总量、增加值增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增产能等指标,完成不足80%的取消当年评选优秀的资格。
落实工业重大项目策划引进补助奖励政策,对引进固定资产实际投资10亿元、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县市区,市财政给予一次性100万元、300万元补助奖励。对引进的重大工业项目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对引进知名企业在咸阳市建立地区总部且企业在咸阳市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给予100万元贴息。
市级财政每年设立科技三项费、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职务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向企业作价入股,可获得该成果所获股权的20%—70%。对于承接高校、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并在咸阳市转化成功的企业,其单项技术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给予科研补助。
市级工业发展资金从2016年开始增加到1.5亿元,以后根据财力状况逐年增加。每年从市级2亿元重大项目扶持基金中,列支1亿元专门用于重大工业项目配套建设和前期准备工作。建立成长企业培育库,对首次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给予10万元补贴。对新进入全国500强、全省100强企业的,市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对新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全省著名商标及名牌产品的工业企业给予一定补贴。
各个县域工业集中区要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招引国家级或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建设专业孵化器,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开辟绿色通道,享受孵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市级财政每年列支一定的专项资金,建立县域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基金,每年吸纳社会资本不少于5亿元,重点支持2—3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县域工业集中区承载力。(B)(13)
记者手记:
从战略目标到任务分解,再到具体措施,咸阳工业的崭新“升级版”十分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任务书,还是咸阳工业升级的动员令。向着既定的目标迈步前行,需要我们再次提振信心,重新聚集起力量。
“十二五”即将完满收官,咸阳的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开启“十三五”,更需要处于不断升级中的工业经济华丽转身,从而实现咸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有着良好基础的咸阳工业经济而言,我们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所面临的困难,也许出乎预料。但,只要我们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三个千亿”也罢,“五个百亿”也罢,都应成为我们前行的“囊中之物”。
欲取“囊中之物”,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信心和措施,还需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对于这份动员令不折不扣的落实。在这份动员令中,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具体而务实,有着很好的可操作性。各有关部门要抱着久久为功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一步一步地去抓好落实工作,咸阳的工业经济才会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B)(13)
新闻推荐
“捏一支秃笔,像父辈扛一架木犁,在广袤的文学原野上耕耘。”这是乾县退休干部、作家周海峰先生在接受北京《作家视线》记者采访时,对自己写作生活的概括和写照。周海峰,乾县梁村镇代朝村人,原乾县文联...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