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足得苦疾路难行 手握刻刀去病痛

咸阳日报 2015-10-27 22:41 大字

常用的工具“刻刀”。

严谨认真地“雕琢”。

周末客人众多。

小小的店铺撑起一个大大的家。

渐渐花白的头发似乎提醒着崔虎,岁月悄然的流逝,不知不觉这行已经干了35年。

本报记者 王晓田 摄影报道

绵长的秋雨让温度骤降,冷风偷偷钻进衣襟,走在路上的人们总忍不住缩缩脖子。而在渭阳东路的一家街边小店里,人们轻松惬意地谈天说笑,一盆盆热水温暖着冰凉疲惫的双脚,店里的玻璃被热气缓缓洒上了一层细密的水珠,橙黄的灯光打在小店的招牌上——“崔虎修脚”几个字看起来暖意融融,店里一对夫妻技法娴熟地为客人提供修脚服务,而这个穿着白大褂,头上已经有些许白发的人就是在咸阳修脚已经30多年、颇有“名气”的崔虎。

52岁的崔虎告诉记者,“小时候生过病,腿脚不好使,单位领导考虑到我的情况,就让我去学修脚。”时年18岁的崔虎在中山街的一家浴池工作,1980年,单位推荐他去西安专攻学习修脚,学成归来后,靠着娴熟精湛的技法崔虎吸纳了一批“忠实粉丝”。1998年,崔虎的妻子下岗,也顺势成了他的徒弟,夫妻二人靠着这家小店支持起自己小小的家,抚育儿子长大成人,崔虎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成了他人生中的唯一一份工作。

“给他修脚的时候他还背着书包上学呢,现在他娃都结婚咯。”正在修脚的李先生是崔虎的老主顾了,“每一个来崔师傅这修脚的人最后都能变成他的‘托儿\’。他都能记着我们哪有不适、哪不能碰。”李先生告诉记者。在这间小小的店里,却充斥着温馨与欢笑,崔虎似乎和每一个客人都似老友般熟络,有的客人看见夫妻俩正忙,熟练的自己倒起了水泡脚。“都是老朋友,大家看我行动不方便,也很照顾我,有的客人甚至还帮我拖拖地、倒倒水,真的挺感动,感觉像是对我的工作和我这个人的认可。”

“来时步履蹒跚,去时脚下生风”这些年,不乏有些客人为崔虎提字、送锦旗,夫妻两人周到的服务,暖心的问候,都是小店能经营30多年的秘诀。(D)(4)

新闻推荐

把爱心奉献给学生——记礼泉县南坊镇初级中学优秀教师韩周娟

本报记者马驰骋九年前韩周娟从咸阳师范学院毕业,第二年分配到了礼泉县南坊镇初级中学。那时她连南坊镇在哪儿都不知道,只是听人说在山上。第一次去学校的时候,从县城坐上公交车,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摇...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