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苗”张翟西滨

咸阳日报 2015-09-30 21:14 大字

“苗”是我一位好友妻子的小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她从西安长安县来到咸阳嫁给我的同学。当时,我同学从插队知青招工返城,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他属家中长子,兄妹四人,其父临近退休,母亲早逝,家境清贫,为人淳朴厚道,忒谝得来,赋闲无事,我们几位要好的同学常到他家中闲聊。我每次到他家,多见“苗”蹲在灶前烧火做饭,擀面切菜,手脚麻利,十分勤快,我庆幸好友觅到知音,结下良缘。

“苗”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勤劳、善良和豁达。我们老同学欢聚一起,她总是热情好客、端茶倒水,然后躲在一旁,忙家务,话不多,可吃苦耐劳的印象颇深。

“苗”无正式工作,又不愿吃闲饭,很早就自谋职业。多年前,她在农贸市场——卖豆腐,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到固定点批发豆腐,脚蹬三轮车独自到几里外的菜场去卖,由于不短斤少两,服务态度又好,同是大排档卖豆腐,她总比别家先卖完。

苗的丈夫凭多年驾龄,走南闯北,曾摸索研制出两个有关汽车方面的发明专利并拿到国家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苦无资金扶助,难以转化成产品,更无效益可言。好在他一直跟朋友跑长途大货车,收入还行,勉强度日;用“苗”的话说,有吃有穿,知足常乐!

天有不测风云。大前年,“苗”整日胸闷气促,痰中带血,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到医院一查,突患癌症,这一诊断,如五雷轰顶,难以置信;几次复查,几回确诊。一年多的放化疗,体重锐减,头发脱落,每次出门都要戴假发,病重时疼痛难忍,嘴唇都能咬破。后来,病情加剧,多次住院治疗,我和妻子到病房看她,下不了床,挪不动步,躺在病榻,双手搂抱,目光呆滞,一句话也不说,生怕遗失了什么?几乎整夜都是固定动作,旁人用手难掰开。清醒时分,朋友专挑好事问,“听说,你儿子谈对象了!”霎时,她眉开眼笑,来了兴劲,说话多了,饭量大了。明人一看便知,这多半是她难以释怀的牵挂和心结。真应了那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天,主治大夫说,“还是回家静养吧!”家属深谙,话里有话。

从医院接家,也就一个月,我忽接她丈夫打来的电话,沙哑的腔调挤出悲戚的仨字:“苗—走了!”,尽管我有心理准备,得知噩耗,内心阵阵酸楚,黯然神伤。

哀乐低回,花圈绕心。在诀别的灵柩前,从摇曳的挽联上,我才知晓“苗”的尊姓大名——×雪莲。相识30余年,“苗”叫了30余年,直到今天,且是如此生离死别的场景,不知咋的?内疚自责充溢心头,禁不住潸然泪下……

“苗”匆匆走完平凡人生,她才50出头,虽一介平民,平凡得犹如一株青苗,悄无声息,默默无闻,植根沃土,鞠躬尽瘁。回想她那自尊、勤劳、善良、独创、坚贞的人格魅力。真的,将永驻我心! (B)(11)

新闻推荐

蛐蛐 李军胜

童年的欢乐时光里,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乐趣。那个年代国家还很贫穷,物质极为匮乏,家家户户孩子们又多,父母们为了生计,没黑没夜地忙碌,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子的温饱。一件衣服大的穿了小的穿,烂了母亲给缝缝...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苗”张翟西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