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视到践行——一个新闻学子的实习心语 阎语
一个纠缠着我的记者梦,从小到大,默默做了十多年。直到去年填大学志愿时一口气全写满新闻专业,并被这所大学录取。
一年的新闻学涯转瞬即逝,让我慢慢懂得,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有一条往来的路叫奋斗。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来到了家乡的《咸阳日报》实习。火热的夏天,火热的生活,火热的发现和传播……
从仰视到践行,一个多月的实习生工作,让我品尝到了我内心经常规划并向往的“职业生涯”第一杯“鸡汤”。端详着书桌上用铅字印着我名字的一沓报纸,总觉得我一个暑假的生活,都被这黑色的油墨记录在我的心上。
历史总有一些貌似偶然却影响深远的神来之笔。7月13日,在和全国文明村——司魏村党总支书记司令科先生的一次偶然交谈中,我得知该村一村民家有一张60年前基层人民民主选举的老照片。感谢司书记对我这个“娃娃记者”的信任,很快我在70岁的司敬忠老人家里见到了这张名为“咸阳县四区一乡第三选民区全体选民摄影留念”的老照片。照片拍摄于1954年。记录了两名当选代表手持代表证接受小学生献花后和选民们合影的场景。照片中,118名人物面目清晰,表情庄重,洋溢出穷苦人民翻身当家作主,选出自己心目中代表后的豪情与喜悦。照片上因陋就简贴在树上的“选出作风正派、政治上可靠、为政清廉。还能密切联系群众的人当代表,才能办好人民的事情”“加强人民民主建设,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等标语,字迹遒劲,清晰可辨。
很多时候,我们拿着前人事物时的感觉是无法言表的。最开始,我对这张照片的兴趣集中在历经时间洗礼后历久弥新的奇妙感觉。回到家上网一查资料,我便“喜大普奔”,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周年,同类照片尚未见报道,可遇不可求。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周年之际,能与这张老照片不期而遇,实在是我的幸运。一种历史在血液里滚动的感动充盈全身。
再细细琢磨老照片,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这是一个95后与一群时间老人的对视,透过其间每一双眼睛里的自豪,每一张笑容里的温暖,不难发现,共和国诞生之初,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一崭新政治制度的信任和希望,对自己选出的代表的殷切期待和托付。可以说,这张老照片是建国初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咸阳乡村实践的一个具象“切片”。
毋庸讳言,当代大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已不是唯一,我也不例外。但面对老照片中的人物和标语,却让我一下子接通了灵魂深处的血脉,让我想起了高二时出席省团代会的庄严,忙碌的高三备考之余上党课时的激情。
作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深深感到,时间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我们现在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也与当年有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面临不断完善的历史课题。然而,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的本质属性没有变,核心价值没有变,人民代表来自人民的根本基点没有变。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科学统一,就一定能够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次日早晨,夏阳已高。我再次前往司魏村,对照片中仍健在的9位老人逐一走访。当那些年岁苍苍的老人们,用枯瘦如柴的双手,颤抖地拿起老照片,仔细端详,用浑浊的双眼想要看清照片上的自己和亲人时,我猛地感到一种历史的责任压在了我的肩膀上,我拿起相机,记录下了这动人的一幕。
在与老人们的对话中,我也了解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历史故事总是附着在物质上传递过去的精神,而那些老人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在老人醇厚乡音中,我努力地将他们口中那充满黄土味道的历史记录在本上,生怕错过的那一个字就是最好的新闻线索,就是最珍贵的历史瞬间。
当晚,我写出了《咸阳发现一张60年前基层民主选举老照片》,并配发了图片。稿件次日见报,并刊发至倒头条位置。在我看来,写新闻,不仅是就事写事,更要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故事和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意义。新闻是不同的人性的展示,是不同的生命的诠释,是一种生活在别处而灵魂在高处的思想和启迪。这个时候,我觉得新闻就有了一种导向性,它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浓郁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它在传递一种恒久的价值观。这张老照片历经60年的风雨沧桑和岁月烟尘后,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展示的是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选出作风正派、政治上可靠、为政清廉,还能密切联系群众的人当代表”这种价值观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当下中国应坚持的。
这是个独家新闻,报社老师鼓励我向新华社投稿。新华社在编发稿件的时候,特地增加了我国对人民代表选举制度的新闻链接,极大地对稿件的意义和深度进行了拓展丰富和延伸,这让本来有些沾沾自喜的我对新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让我对未曾谋面的新华社陕西分社编辑杨喜龙老师佩服不已,也让我对新闻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随后,全国各大媒体进行了转发,《陕西日报》更是拿出半个版图文并茂地刊登。特别是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凤凰网、光明网、中国网等各自制出了精彩纷呈的标题,让我眼花缭乱,玩味再三。
稿件被大量转发,年少轻狂的我也一时飘飘然。而这时我并不知道,一个巨大的惊喜即将迎面而来。这个事件报道后的几天,保存照片的司敬忠老人又有惊人之举,他主动提出将珍藏了60年的母亲的遗物“这张老照片”捐给市档案馆,让我敬佩之余为自己的浅薄感到羞愧难当。
当我跟随市档案局局长李西安及工作人员一同去看望老人时,老人讲出了捐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原来,老人的母亲过世前让他保存好这张照片,他对李局长说:“这张照片我珍藏了多年,如今,我已80岁了,趁着还清醒,把这张老照片捐给国家,让它得到更妥善的保管,也不枉我母亲临终时的交代啊!”正是对母亲的承诺,对国家的敬畏,让老人选择将这张照片捐给国家,如此的深明大义,让我对这位耄耋老人油然更添几分敬仰。随后,我便写下了《司敬忠老人捐出老照片,档案馆颁发“壹”号捐赠证》的第二篇报道。同样,这个追踪报道又被多家媒体转发。
“老照片”的新闻被发酵,市上在司魏村召开了“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周年座谈会”。司书记作为市人大代表向全市人大代表发出倡议,倡议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努力做到:作风正派,反对“四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政治上可靠,努力在政治上、思想上、感情上向中央基准看齐;为政清廉,不私、不贪、不占、不腐;四、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代表群众利益,为群众说话办事;把办好人民群众的事作为第一追求、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准则、把人民群众的拥护作为第一荣誉。
这张老照片,为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传出了生动的历史和声,回音悠长;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在基层乡村写下了最坚实的注脚,歌声嘹亮。也让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新闻的力量。
感谢《咸阳日报》,感谢我的老师蒋增科先生,这一个多月的实践,让我清楚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肤浅,也让我对专业学习和工作方法有了很大的感悟,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人生和日后做人做事的思考。
这个世界变化快,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也不得不适应,但在这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总有些事情是不变的。60年来,我们坚持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到现在不曾改变;60年来,几代人对国家的热爱和拥护,让老照片保存至今平展如新不曾改变;60年来,人民渴望政治清明,选什么样的人当代表,来维护群众利益的理念不曾改变。这就是一种“依旧”。国家对社会治理的民主思想依旧;人民对国家的热爱敬畏依旧;司敬忠老人对母亲的承诺怀念依旧;我对新闻的追求,依旧。(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华严路8号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2013记编班)(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静远)近日,市长卫华在京会见北京当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李国庆,就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交流会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惠进才,副市长李晓静以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参加会见。卫华...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