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沧桑巨变换新颜吕惠民

咸阳日报 2014-12-25 23:01 大字

祖国65周年华诞过去了,我也在咸阳度过了第65个国庆。这65年,祖国由贫到富,由弱变强。咸阳与祖国发展同步,沧桑巨变换新颜,砥砺奋进结硕果。市区由小变大,城市由土变洋,迈入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古韵新装,活力喷张。我作为咸阳一个普通市民,没有数字化表达能力,但生活质量的变化却身临其境,记忆最清,感受最深。

衣、食、住的基本生活条件变化不小。衣,色看以灰、黑、蓝、黄为主体,到现在五颜六色,眼花缭乱;款式由清一色的中山装、红衣服、农民的大襟布扣,到现在的西服、夹克、休闲装,城乡一个样。食,由瓜菜代、粗细粮搭配、凭证供应,到现在放开肚皮,白面馍尽饱,且名吃、小吃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的石磨、小钢磨,被乡镇小型面粉厂取而代之,家家户户吃上了“洋”面。住,解放初期,城乡住房,全是土木结构,矮墙瓦顶的平房。大户人家的四合院,只不过是把土墙换成砖墙而已。现在原市区周边的铁嘴村、沈家村、陈杨寨、金家庄等三十多个村庄消失,农民变成市民、土地变成工厂和商业大道,住房变成了二、三十层的高楼,人们住进去的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光是一户一厕一厨就满意无比。农村找不到土木平房了,成了排列整齐的一栋栋二层楼房小院,讲究的人家还把室内进行了装修,安上土暖气,院内栽树种花,简直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中人。我的侄孙女,从小生活在济南,大学毕业后来咸阳看我,叔叔们领她参观了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法门寺和乾陵等名胜景点,但她还不解馋,要求看一下什么是窑洞,老伴说,那太容易了,易如反掌。我家住在玉泉西路,向西50米到邮政局十字、再北拐,不用20分钟就到石斗村,走进一个废弃的院内,只看见现已成为奶牛、奶羊居住的窑洞,仔细看吧,那就是过去人们祖祖辈辈住的地方。出于安全因素,包括北边几个县在内的窑洞住户,已全部搬到了居民楼,住上了小二楼。小孙女惊叹之余,说了句了不起呀。

交通、通讯突飞猛进,翻天覆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渭河只有一座陇海铁路桥,铁轨空间铺上木板,火车过后汽车过,火车汽车共用。人们去省城,除了到火车站(三间小平房)乘过路车外,只有到县城东关的咸阳古渡过河。到河南街村(现已成为高楼林立的居民小区),乘马拉轿车,经三里桥、三桥三个小时左右到达。现在,铁桥除原有一座外,又建了陇海复线桥、高铁动车专用桥共三座。公路和行人桥四座,迫使“咸阳古渡几千年”的诗语成为空话。同时公共交通有十几路,郊县短途、长途几十路。由七厂十字到西安未央路的59路公交车,十分钟左右发一趟,随到随走,方便极了。城乡之间,村村通公路,公交全市接通。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市中心区不足十公里,国际国内航线百余条,不出咸阳就可国内外旅游办事,真正的四通八达。说起通讯事业的发展,更令人兴奋。解放初期,咸阳有个环境电话局,有几台50门交换机,专为机关和国企服务,和哪个单位通话,手摇电话拨通总机,报个单位名称即可接上。不几天,环境电话局并入了邮电局,开始有了三位数的电话号码,接着又有了小型控话机,号码升至四位,不再使用手摇机,可以直拨国内多地。西咸一体化进程开始后,不仅号码升至八位,区号也变成029,无线电话变化才快,先是使用报话机,我还没有学会使用方法,就有了大哥大,BB机,直到手机全面普及。一天,我坐出租外出,司机说,现在出门、上车没有拿手机就像没了魂一样,一刻也离不开了。(B)(11)

新闻推荐

陕西八年来885人因有行贿犯罪记录被处置

据新华社西安12月29日电(记者李树峰)记者29日从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获悉,陕西推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八年来,共有超过12万家单位和个人申请查询行贿犯罪档案,737家单位和885人因有行贿犯罪记录被处置。...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