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沧桑巨变换新颜 砥砺奋进结硕果 ——建国65年咸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周晓光 雷峥桦

咸阳日报 2014-10-01 23:07 大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咸阳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全面进步。

建国65年来,咸阳国民经济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经济恢复与初步发展期(1949——1957年)

建国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1950--1952年)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全市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得到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07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1.5亿元。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陕西第八棉纺厂、吴家堡籽棉加工厂等企业的改建或新建,开辟了一条发展棉花、轻纺先行,发挥咸阳优势的新路。西北国棉一厂和二厂的建成,使咸阳轻纺工业步入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行列。195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31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1.24亿元,分别是1949年的9.9倍和10倍;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71亿元,是1949年的2.1倍;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81亿元,是1949年的2.6倍。

第二阶段 艰难曲折的探索发展时期(1959——1978年)

1958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咸阳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探索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58年开始,经济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加上其他不利因素,造成了1959年--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使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挫折,城乡居民生活急剧下降。1961年1月的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后,全市紧紧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市工业生产抓住轻纺工业这个“龙头”,进行纺织工业的系列配套和技术革新改造,先后建成了一批纺织企业、纺织器材企业和科研机构,使纺织、印染、服装、机械、教育、科研成龙配套,逐步走向系列化。农业生产上,将基本核算单位从大队下放到生产队,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业税,减少粮食征购量,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中,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但在当时极端复杂的环境中,全市人民仍坚守岗位,坚持生产,国民经济不断发展。197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97838万元,是1949年的9.15倍;工业总产值达12.23亿元,是1949年的91.9倍;农业总产值5.51亿元,是1949年的4.27倍。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时期(1979——2013年)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开了中国历史上的崭新一页。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走出了一条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30多年来,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西部强市为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咸阳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全市经济总量(GDP)由1949年的1.07亿元到1977年达到8.61亿元;从1978年的9.78亿元,到1994年首次迈上100亿元,共用了16年时间;从100亿元到1998年200亿元共用了4年时间;从200亿元到2010年跃上1000亿元的台阶,共用了12年时间,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860.39亿元,是1949年(1.07亿元)的1738.7倍,在全省11市区中位居第三。2014年有望跃上2000亿元台阶,将又是一个飞跃。198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第一个翻番目标,1990年达到45.81亿元,是1978年的2.66倍。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二十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咸阳于1994年提前6年已经实现。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咸阳市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咸阳市在一、二产业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同时,大力培养扶持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49年咸阳市产业结构是86.9:7.5:5.6,一产独大,呈现“一、二、三”格局。到1978年时,二、三产比例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为40:47:13,呈现“二、一、三”格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13年调整为17.0:57.8:25.2,呈现“二、三、一”格局。65年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69.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5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9.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建国以来,咸阳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解放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咸阳农村和农业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但发展比较缓慢。1978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仅增长1.24倍,年均增长3.1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农村经济结构实现了较大调整,非农产业发展迅猛,出现了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2004年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及种粮、良种、养殖、农机具购置、退耕还林五项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汇源果汁、张裕红酒、光明乳业、鲁洲糖、软香酥等一大批粮果畜菜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稳健发展,“一村一品”初具规模。

工业支撑作用凸显

解放前,咸阳工业十分落后,只有简陋的纺纱、轧花、榨油、酒精灯几家小厂,用的还是慈禧时期从外国买来的机器,职工千余人,年产值不到2000万元。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1331万元。工业产品品种和产量非常少,原煤仅0.5万吨,棉纱0.02万吨,棉布233万米。经过65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咸阳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建国以来,尽管有些年份起伏变化较大,但总的趋势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681户,比开展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1998年增加361户。199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0.5亿元,2009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38.8亿元;2012年迈上2000亿元台阶,达到2293.5亿元;2013年达到2633.0亿元,是1998年的14.6倍,年均增长19.6%。工业内部结构日益完善,国有逐步退出,非国有发展迅猛,多种经济类型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改革开放前,咸阳工业基本上是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应运而生,从无到有。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占9.94%,集体占2.10%,股份合作占0.48%,股份制占72.04%,外商及港澳台占7.93%,其他占7.51%。目前,全市已形成能化、食品、装备、电子、纺织、医药、建材等七大支柱产业,2013年七大支柱产值246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8%。其中,能化工业1091.5亿元,装备制造工业511.4亿元,食品工业409.7亿元,建材工业190.7亿元,医药制造工业106.5亿元,纺织服装工业108.3亿元,电子工业51.5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建国65年以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西部的产业转移,极大改善了咸阳市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五个新城的成立,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快速扩张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投资拉动型经济成为当前咸阳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1950--2013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94.04亿元。1979年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达到1.33亿元;1989年过了10亿元,达到12.07亿元;2003年迈上100亿元台阶,达到124.08亿元;2010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50.54亿元;2013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54.53亿元。“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61.19亿元,是1950--2005年累计总量的2.79倍。全市先后建成投产了陕西显像管总厂、咸阳长庆石油助剂厂、渭河发电厂、声威建材、海螺水泥、金龙鱼食用油、兴化大化工等一大批生产建设项目。2013年年底,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6979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337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247132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04383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991年投入营运,2007年成为西北首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一千万人次的机场,已跨入了世界繁忙机场行列,2013年全市客运周转量45.03亿人公理、货运周转量208.84亿吨公里,货运周转量是1953年2460倍。2013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33.76亿元。全市电话用户数59.42万户,是1949年的1万多倍,电话普及率接近100%。

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投资力度的加大,咸阳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咸阳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市、县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城市道路、供气、供水、供热、绿地、环境治理得到长足发展,“一条街、一座楼、一个公园”已成为历史。尤其是咸阳湖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咸阳城市化率46.55%,比开放之初提高近30个百分点。其中秦渭两区城市化率已达到80%以上。2013年市区面积88平方公里,城市排水管道长度293.13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3.9%以上;城市园林绿地面积2394公顷,环境大为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指数不断提升,公共汽车数量580辆,出租车2993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35%。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建国初期,咸阳在没收官僚资本商业企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国营商业。1949-1959年,咸阳国民经济发展较快,市场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2.8%。1959-1977年,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商业受到削弱。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6亿元,比1949年增长7.57倍,年均仅增长7.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咸阳市商业走出了国营独家经营的封闭模式,商业发展格局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市场商品丰富多彩,吃穿用一应俱全,消费市场日趋活跃。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咸阳市经济的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咸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88元,是1980年433.2元的65.8倍,年均增长13.5%。1988年过1000元,达到1026.2元;2007年迈上万元台阶,达到10970元;2012年迈上2万元台阶,达到22224元。2013年咸阳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38元,是1972年56.5元的151倍,年均增长13.0%。1996年过1000元,达到1183元;2004年迈上2000元台阶,达到2100元;2008年迈上3000元台阶,此后每年迈上一个千元台阶。从2010年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逐渐缩小。2013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4:1,与1980年的7.06:1相比差距明显缩小。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的衣食住行用等消费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6581元,是1978年的30.9倍。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由1981年的51.5%下降到2013年的32.4%。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3224元,是1978年的56.6倍,服装的色彩、质地、款式、功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更为讲求美观、时尚、个性和品牌。随着福利分房到房改售房、商品住房的一系列改革的实行,居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观,支出持续增加,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2106元,是1978年的300.9倍;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6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36平方米以上。私家车已入寻常百姓家,手机基本上达到人手一机,居民交通和通讯支出明显增加,2013年人均1275元,是1978年的159.4倍。用的无论是日用百货品,还是高档耐用品,都快速步入居民家庭。

教科文卫全面发展

伴随经济的较快发展,咸阳市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广电等社会事业也得以长足发展,经济社会更加和谐。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截至2013年,全市普通高校由1949年的3所增加到13所,在校学生也由1949年的474人增加到9.24万人,专职教师由1978年的976人增加到3933人;全市中小学1539所,在校学生由1949年的12.06万人增加到63.49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73%,全市共有幼儿园800所,在园幼儿16.89万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2013年咸阳市科技活动人员7227人,R&D人员数3101人,专利申请受理量1529项,专利申请授权量879项,其中发明347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1.2亿元。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市共有剧场、影剧院1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275.4千册(件),订销报章杂志114.06千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9%,有线电视入户率36%。目前,大多数村建有文化馆、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日臻齐全。汉唐书城,奥斯卡影院也落地咸阳,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卫生条件明显改善。2013年全市医院、卫生院共有344家,是1949年的57.3倍;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28万张,是1949年的949.9倍;医生由1949年的155人增加到2013年的9300人,注册护士由1949年的27人增加到2013年的1.26万人;全市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1949年的1.55人增加到2013年的72.29人,增长46.6倍。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常见传染病每10万人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大幅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闯过关隘是通衢,借风扬帆急行舟”。经过65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咸阳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咸阳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咸阳市情,在共建大西安、实现大跨越背景下,对咸阳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的规划,提出了“四强三领先”奋斗目标,即:把咸阳加快建成西部工业强市、农业强市、科教强市、文化强市,使群众生活水平在西部领先,生态建设水平在西部领先,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西部领先,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这个奋斗目标,咸阳上下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基调,坚定信心,奋力攻坚,在“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促开放、优环境、惠民生”上下工夫、求突破,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着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后劲,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随着中央深化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政策的密集出台,大西安建设提速、西咸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咸阳市入列全国资源成长型城市,咸阳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自然和谐的新咸阳将出现在人们面前,咸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B)(15)

新闻推荐

一份珍贵的辛亥革命史料

本报记者杨波海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3周年。近日,记者获悉,咸阳市兴平籍辛亥革命先驱张子宜先生自述关于参加辛亥革命个人经历的历史资料被发现。张子宜(1881-1964),陕西省兴平市人。1907年加入同...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