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曾经被遗忘的英雄

延安日报 2014-06-03 22:48 大字

黄陵县仓村行政村蔡红芝,今年已是八十四高龄的老人,他头发花白,步履维艰,满是皱纹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起眼的老农,却曾经是一位建国前参军入党的战斗英雄,是一位九死一生现仍健在的共和国功臣。然而在村人的印象中,却不曾把他与英雄相联系,直到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英雄事迹才被村人传扬开来。

1948年底,在全国即将解放,国民党反动派做最后垂死挣扎的关键时期,年仅18岁的他报名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后被编入王震麾下第六军51团3营8连。部队稍作训练后,迅即由黄陵南下相继进行了攻打铜川、耀县、西安等解放战斗,随后向西又进行了解放扶风、宝鸡、天水、兰州等多次战斗。在每次战斗中,他总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多次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奖励。然而战斗总是残酷无情的,很多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倒在了血泊中,几次战斗下来,他所在的连队剩下不到五十人,他活了下来但却多处负伤,且经大炮轰鸣留下了终身耳鸣的顽疾。

在历次战斗中,要数解放兰州的战斗最为惨烈。当时兰州由马鸿逵几个军几十万人据守,他们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坚固的城防工事及大批快速机动的骑兵优势负隅顽抗。最先担任主攻任务的是第二军和其他兄弟部队,总攻

战斗打响后,经过数天激战,二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兰州城却未攻下,总指挥部经过研究,决定调能征善战和敢打硬仗的第六军接替第二军担任主攻任务。第二次战斗打响,担任尖刀冲锋连任务的蔡红芝,面对漫山遍野都是死人与马匹的惨状,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发起了多次冲锋,但都被敌人打了回来。一排排战士倒下,一排排战士又接着冲上去,一个个阵地被攻下,一个个阵地又得而复失,就这样连续激战了一天,兰州城仍然掌握在敌军手中。这时指挥部决定改变战术,改强攻为心理战,即由一小队攻上一个能鸟瞰全城的最高山峰,将我军红旗插上最高处,以瓦解敌军士气,然后采取猛攻的方法夺取胜利。这一决定全局战役胜负的重任,光荣地落在了蔡红芝所在的连队,他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插旗突击队员。战斗打响后,在我军强大火力掩护下,突击队员举着红旗向敌方阵地冲去。行进不远,几名举旗手相继倒下,蔡红芝接过红旗,在其他战友的配合下又向敌高地冲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人倒旗不倒,一定要把红旗插上高地。当他举旗冲到距高地不远时,却突然中弹倒地,但他双手仍死死地握着红旗。这时班长指挥其他战士接替他,并吩咐身后的担架队抬他下山抢救。谁知担架队准备抬他下山时,却见他摇

晃着站了起来,推开接替他的战士和担架队员,一跃身又向高地冲去。高地的守敌被他的英勇壮举吓愣了,就在敌人发愣的一刹那,他们一起冲上高地消灭了守敌,终于将红旗插上了山峰。随后我军总攻令一下,解放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各敌阵地冲去。敌军见大势已去,无心再战,开始丢盔弃甲、纷纷溃逃,大批逃兵和汽车马匹一齐拥上兰州大桥,他们相互拥挤踩踏,死伤无数。这时我军又迅速炸毁大桥,切断敌军西逃新疆内蒙的去路,敌军走投无路,最后只得宣布投降,兰州城解放。战斗结束后,胸部中弹血流不止的蔡红芝,被迅速抬往战地医院抢救,所幸没有伤到要害。当时,在无麻醉状况下为他取子弹时,他强忍剧痛一声没哼,使在场的人都为之落泪。

由于蔡红芝在解放兰州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他受到了总部的表彰嘉奖,获得了二级英雄称号,部队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他也由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提升为班长。兰州战役结束后,他又参加了攻打玉树等多次战斗,直至新疆全境解放。1951年新疆剿匪任务完成后,他被选调到兰州空军干部学校学习,学习三年期满后,上级准备分配他到地方任职工作,可是由于当时他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自身文化低,他主动向组织提出退伍回乡务农

的请求,并获得批准。

1954年,他怀揣军功章转业回乡后,从未向村里人和县乡政府提及过他的战功等情况,因而村里人对他在部队的表现一无所知,不几年便忘记了他参军的事。由于他为人忠厚、吃苦耐劳,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曾一直担任生产队长及大队党支部委员,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吃苦耐劳的老黄牛。更令人钦佩的是,在半个多世纪中,他从未向人夸耀过他的过去,也从未向县、乡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他在任队干的几十年中,更是两袖清风、一心为公,并处处走在前,干在先,成为群众信得过的带头人。

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前几年县上普查时,他解放前参加革命并立过特殊战功的英雄事迹才被人们所发现,并得到了县、乡政府应给予的抚恤照顾等待遇。抚今追昔,从蔡红芝这个曾一度被人们遗忘的英雄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老共产党员为革命舍生忘死和只图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今天,他的这种伟大的精神,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蔡亮

新闻推荐

延安大学生就业何去何从?

本报记者张改玲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加上往届“剩”下的毕业生,让就业压力再增,求职路成了毕业生最揪心、最漫长的一段经历。目...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