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国际视野 家国情怀——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陈学超教授

咸阳日报 2013-12-17 23:24 大字

陈学超教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演讲

本报记者 杨波海 任莹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西安,这里是一个传统而又现代的学府——陕西师范大学,这里是一个中西融通、古今兼容的现代教学实体和世界大家庭--国际汉学院。‘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在这里,曾经留下我青春的梦。没有想到,2005年初秋,我辗转美国、日本、香港工作二十年后,荣幸地来到这里主持建设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完成一份令人充满期待的工作。”这是2005年,陈学超教授在就任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院长时的一段讲话。

翻开陈学超的人生履历,他创造了自己人生的三个第一:恢复高考后第一届考入大学的学生;中国第一批现代文学博士;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任教的专家。而这三个“第一”,不仅展现他个人的荣光,也展现出中国的时代剪影。而他,从中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国际视野,家国情怀”。

近日,记者在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见到了陈教授,他刚刚当选世界东亚汉学研究会会长。

咸阳走出的莘莘学子

陈学超出生于咸阳市秦都区沙岭村,父亲曾任教乾州师范。受家庭环境影响,陈学超对学习一直很认真,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经常泡在图书馆里,一本接一本地看书,从来没有觉得枯燥。”因为喜欢文学和写作,初中一年级时,陈学超在当时的《咸阳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让小小年纪的他激动不已。就在那个平静的环境下,陈学超度过了自己愉快的少年时代。“童年的时光,总是那么令人怀念!”陈学超流露出深深的眷恋。

“不能考大学,我该怎么办?”陈学超高中毕业那年,文革开始,高考被取消,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开始重新思考,“环境再乱,心不能乱”。就这样,陈学超一直坚持学习,“经常四处借书看,《中国文学史》、《鲁迅全集》、《瞿秋白文集》这些当时能够得到的书,对我来说如同宝贝一样。”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为陈学超打下了深厚的文学根基。1968年,陈学超因为写了几篇特写被聘入《咸阳报》担任记者。从那时开始,他开始文艺创作。1974年,他在《陕西文艺》发表了描写咸阳人民路梨树的作品《古城梨香》,被多种刊物转载。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虽然已经有了正式工作,但陈学超还是决定要参加高考,“这是我人生的一个梦想。”经过一个月的备战,陈学超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北大学中文系录取。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学完硕士课程,发表了一些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1984年,是陈学超命运转折的一年。这一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在陈学超的讲述中,姜瑛和窦宽荣两位令他尊敬的长者的一段话,对他影响很大:“如果你有自信、有能力,就应该到世界上人最多的地方去,到最大的地方去表现自己,服务社会。”于是,陈学超毅然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学习、去探索、去奋斗。

走出国门的国际汉学教授

1986年,美国依阿华大学来华考察后,决定聘用陈学超做助理教授。博士毕业后,陈学超奔赴美国,开始了自己的国外教学生涯。“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必须要有国际视野。”

在美国教学四年后,陈学超又来到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做招聘教授,1997年,他又被香港教育学院聘为教授。“这个学院是刚成立的,旨在改变香港此前的殖民教育思想。那里更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很需要讲授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陈学超编写了中英对照的各类中文教学大纲,至今该学院还在沿用。

有着多年海外执教经验的陈学超,逐渐形成了宽阔的学术视野和广博的知识结构,他先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文艺学、国际汉学、比较文化、华文教育等专业领域取得了成就。曾获国务院“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获得中国社科基金、日本文部省研究基金,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香港汉语沉浸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西部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在语言学和汉语国际教学方面,他先后编著《普通话朗读技巧与训练》《英汉对照:汉语会话课本》《留学生基础汉语教程》等教材。

2005年,陈学超以海归教授的身份到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担任院长。“当时有几个学校和我进行了沟通,但最终选择陕西师大,一方面是觉得这边更需要人,更是因为我对陕西这块土地有深刻的感悟。”在他的领导下,这个学院成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这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华文研究基地。“通过这个平台,将国外的先进理念引进来,也将我们的文化宣传出去,实现国际交流。”

家乡建设的赤子情怀

从离开咸阳到西安、北京、美国、日本、香港……陈学超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再回头来看咸阳,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里给我的心灵涂上了最初的真善美的底色,也奠定了我能够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基础。作为现代学者,应该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他创办了西安学研究所,主编《国际汉学集刊》,专门开辟了“西安学专辑”。在西安举办世园会期间,陈学超和他的学生参与了景区景点的命名、文宣工作。他也积极利用多种资源,为咸阳寻找发展机遇,在担任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中方干事长时,曾用此基金为咸阳培训许多企业管理干部。

“咸阳要发展,就必须善于向外学习,引进先进的建设理念,在学习对比中发现自己的特点,找到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在谈到咸阳发展时,陈学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都,曾经是中国的首善之区,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文化底蕴更深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地道的咸阳人,陈学超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着咸阳,他曾多次参与西咸新区的论证工作,参加西咸建设座谈会,“我们的学者更要与现实相结合,不能做死学问,要实现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对话,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再造,以宽阔的国际视野、浓厚的家乡情怀,关心和参与咸阳的未来发展。也希望更多的咸阳的年轻人走出去,到世界更多的地方去学习,用国际最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武装自己,然后回来建设生机勃勃的新咸阳。”(B)(12)

小资料

陈学超,咸阳市秦都区人。文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在美国依阿华大学、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执教20余年。2005年7月作为海归学者被引进入陕西师范大学,曾任该校国际汉学院院长,现任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并任香港教育学院教授。

陈学超教授曾获国务院“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获得中国社科基金、日本文部省研究基金,并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香港汉语沉浸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西部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他曾经出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卷)、《现代文学思想鉴识》《认同与嬗变》等专著,参著《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在《文学评论》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文学思潮研究、鲁迅研究、散文研究、汉语文字研究、诺贝尔文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一百余篇。

新闻推荐

党政重教 百姓助教 老师乐教——《教育周刊》专访淳化县教育局局长强俊和

本报记者王永杰近年来,淳化县教育局坚持创新教育管理手段,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群众满意度迅速提升。为此,《教育周刊》专访了...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