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载艰辛 为抗战英雄树碑立传 ——长篇纪实文学《铁血悍将》采写记
采访仵德厚
战争年代的仵德厚
本报记者 杨波海 文/图
台儿庄这块被誉为“中华民族扬武不屈之地”,谱写了中华男儿以血肉之躯战胜日寇的凯歌,也造就了像仵德厚这样的抗日英雄。台儿庄战役展馆中陈列着壮士们的遗物和仵德厚将军的巨幅照片,使人肃然起敬。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曾为仵德厚将军赠送亲书“民族之光”四个大字的条幅。
仵德厚,这位台儿庄战役的敢死队队长,正是出生于咸阳市泾阳县的一位抗战英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来临之际,咸阳市退休干部张志扩历经八年,艰辛创作的近4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铁血悍将——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队长仵德厚的风雨人生》正式出版。该书全景式地记述了仵德厚将军起伏跌宕的一生,真实地还原了这位民族英雄可歌可泣的传奇事迹。有评者认为,该书的出版找准了时代脉搏,尤其是目前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日本军国主义大有抬头复活之势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个偶然机会引发创作的冲动
写《铁血悍将》这部长篇纪实文学,是张志扩在期待中的一个偶然机会产生冲动,并在冲动后的冷静中,以漫长的艰辛与执著,殚精竭虑完成的。
2005年某日,张志扩刚一打开电视,荧屏上忽然跳跃出两个火球般的大字:“老兵”,这是香港凤凰卫视重播的该台对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队长、国民党爱国将领仵德厚的采访实录。画面上,抗日勇士血刃日寇的英雄气概使他怦然心动,于是他便产生了写部“长篇”的打算。
张志扩学生时代钟情于文学,后来当过记者,又在政府机关干过舞文弄墨的差事,退休后被西安某报社聘任特约记者,但他又不满足于只玩“豆腐块”,想弄出个“大部头”,却怎么也找不到合胃口的题材。《老兵》的播放,题材和“原型”出现了,可素不相识的“原型”,能否接受他的采访,还是未知数。他清楚,采访仵德厚并弄到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而那时正值抗战胜利60周年,一拨又一拨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和被感动的人们不间断地造访,使仵德厚这位90多岁的老人渐渐地难以应付了。鉴于此,有的新闻媒体不得不惋惜地呼吁:“请别再打扰老人了,还他宁静的生活吧!”这等于给张志扩泼了一盆凉水。
宝贵的时间一天天滑过去。谁都知道,年近百岁的老人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一旦走了,就会带走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铸成难以弥补的遗憾。就在张志扩左右为难的时候,咸阳市公安局副县级侦查员梁纪生先生为他与仵德厚搭通了关系,并在随后的采访、搜集资料和写作过程中,梁纪生和他的同事刘全喜、魏军政不间断地为他提供方便和帮助。
仵德厚既是抗日英雄,又是战犯,有着复杂而传奇的人生经历。还原历史,在于真实。要写仵德厚,如摈弃鲜为人知的“灰色”素材,不可能写出一个丰满而真实的国民党爱国将领,不可能描绘出一幅完整的历史长卷;如将笔触伸向他的“软肋”,真实地揭示他的过去和现在,作者乐于写,读者乐于看,而这恰恰是时代所需要的。
在“抢救式”采访中备受艰辛
2006年12月2日,张志扩开始了对仵德厚的采访。他亲赴仵德厚的家乡泾阳县龙泉乡雒仵村,住在仵老家采访,既顺利也困难。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好,听力极差,他的讲述,牵出一个“点”,往往会出现更多的“点、线、面”。交谈,双方都很吃力。张志扩也年逾花甲,但由于“入戏”了,记忆力觉得还不错。对白天采访的内容和记录缺漏,经过晚上认真梳理,便条理化地烙入了脑海。老人记忆力惊人,谈锋极健,可以将所经历的历次战争和战斗讲得清清楚楚,还在张志扩的笔记本上绘出了一幅幅很专业的作战地形图。然而,也有碰钉子的时候,一旦触及到他的“软肋”,比如太原战役抵制“起义”,他就不愿意很好地配合,甚至咆哮起来。由于写作的需要,还得刨根问底。老人毕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说明原由,他长叹一声,又娓娓地叙说起来。
50天的采访,收获不菲。张志扩不仅积累了二十多万字的采访笔记,还从老人那里得到了《西北军将领录》《台儿庄大战亲临记》等历史资料和照片,为创作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全景式揭示仵德厚,这是一项严谨而浩大的工程,必须将大量的素材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写,对占有的第一手资料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考证。2007年初,张志扩凭着一张身份证,坐着便宜的硬座火车,吃着廉价的饭菜,穿行于祖国大江南北,跋涉于仵德厚曾经作战过的旧战场和有关当事人的居住地。出行当初,惴惴不安,但历时数月的奔波,结果却令他喜出望外。在台儿庄“考证”,昔日台儿庄战役的一些街巷和建筑物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变迁之中,听说他为仵德厚写书,七八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兴奋地领着他,对存在与不存在的遗迹和旧址一一指认。此后,他又采访了仵德厚当年的副手赵志道的次子、高级教师赵昌济先生,副官贾金荣和卫兵杨凤鸣老人,台儿庄战役幸存的敢死队队员李桂林的长子李金平等,与这些历史亲临者或他们的后裔促膝长谈,他们的回忆和提供的史料大大丰富了创作的内容。
集众人智慧呕心沥血完成创作
“抢救式”的采访结束,写作上应以怎样的手法驾驭题材,如何将主人公悲喜交加,大起大落的一生,特别是复杂的人物关系、时代背景、战争情节等融入厚重的历史,张志扩都面临着困难。他除了认真学习中华民国史、近代战争史、军事知识和中外名著外,还向一些社会贤达请教。其中,和他在写作上有所往来并关注仵德厚的时任咸阳市常务副市长的方玮峰、咸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聪博,在体裁确定和把握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人物个性特点、矛盾冲突上,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这为他的创作明确了方向,奠定了较高的起点。在写作中,咸阳市政协副主席李忠贤,那时还担任市民革主委,由于写作的主人公与民革有着某种关系,于是,便将他这个散兵游勇慷慨地“收编”旗下,使这种民间自发的个人行动转化为有组织、有领导的社会行为,连他羞于开口的出版经费的资金缺口,随后也协调社会力量解决了。写仵德厚这本书,当初张志扩虽充满着激情,但还底气不足。这方面得益于咸阳市作协主席杨焕亭先生,他拨冗披阅,对四十万字的手稿,不惜时间与精力逐一推敲,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为避免落入俗套,达到理想的写作效果,张志扩只能以勤补拙。为此,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有时,为了某一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和说法寻找依据,他常常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对不同版本说法不一的史料相互印证,一一甄别。创作中遇到许多“难关”而一时又突破不了,只好静下心来“充电”。在知识准备和写作过程中,他阅读了不少于1000万字的中外名著,不断地汲取营养,不断地提高自己。从2008年2月开始,他关起门来写作,从未休过一个双休日。就这样,凭着他的执著和众多领导、朋友的支持,终在2012年2月完了这部长篇纪实文学的创作。
当初,张志扩并不知道他的作品应当列入“重大选题”,按照有关规定应送中央有关部门备案或审核。送审书稿,由省有关部门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再到总政宣传部、军事科学院和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其间,他心神不定,焦虑不安。但当他看到军事史专家、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所岳思平研究员的审读意见,给予本书的好评时,心头一颤,涌起一股热流。将近一年的等待,总算有了结果,38.5万字的《铁血悍将》终于在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前夕出版了。屈指一算,从酝酿、采访、创作到出版,也经历了八年“抗战”。“要说这部著作的完成和出版,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智慧。”张志扩说。 (B)(15)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樊琼通讯员翟武鹏巨育新张昊,原永寿县沙棘油厂下岗职工。如今是永寿县昊天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农村青年科技特派员。年逾不惑的他一脸黝黑,面带笑容,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2005年下岗后,他...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