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数九寒冬 我们一起坚守……

咸阳日报 2013-01-14 23:43 大字

去年12月咸阳市平均气温为-4.3℃-0.6℃,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的一年。

十二月平均气温距平图

市民政局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和救助

果树冬剪

冬灌

咸阳市各热源企业组织人员加强监测,全力保障供热稳定。

本报记者 刘伟 赵鹏 文/图

核心提示

与往年同期相比,去冬以来咸阳市气温偏低,据气象部门分析,去年12月咸阳市极端最低气温达-19.1℃(出现在旬邑),为200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进入1月以来,温度持续偏低,各县区几乎每日的平均温度均在0℃以下。面对寒冷天气,咸阳市气象、民政、水利、农业、供热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及早安排部署,提早行动,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做好群众基本生活、农业生产等工作,切实保障好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天寒地冻的季节如约而至,寒冷的天气仿佛让人们的每一个细胞都进入到冬眠状态。

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季。

据气象部门分析,去年12月份,咸阳市极端最低气温达-19.1℃,为200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气温偏低,降水偏少。

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

针对去冬以来气温持续偏低,降水偏少的实际,咸阳市相关部门克服麻痹思想,积极采取各种有效防范措施,切实保障好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让这个寒冷的冬日多了一份炽热……

去冬以来咸阳市气温偏低降水偏少

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去冬以来,咸阳市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去年12月份咸阳市平均气温为-4.3℃-0.6℃,较历年同期偏低1℃-2℃,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的一年,去年11月至12月份,咸阳市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天数较常年偏多,从10月份开始已连续三个月降水偏少。

据气象部门分析,去年12月份咸阳市平均气温为-4.3℃-0.6℃,较历年同期偏低1℃-2℃,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的一年。尤其12月份下旬,大部分县区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低3℃-4℃,其中长武(-7.8℃)、彬县(-5.4℃)、泾阳(-2.8℃)、礼泉(-3.4℃)、咸阳(-3.4℃)为近10年以来同期最低值。12月份咸阳市极端最低气温达-19.1℃(出现在旬邑),为200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11月至12月份,咸阳市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天数北部有25~41天,南部有9~19天,低于-10℃的天数北部有4~15天,南部有2~4天,均较常年偏多。

咸阳市从10月份开始已连续三个月降水偏少。10月至12月份总降水量为16~31mm,较常年偏少65%~79%。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分别偏少67%~88%、34%~82%和10%~90%。据12月份中旬气象台站土壤水分墒情监测显示,咸阳市礼泉县、泾阳县土壤水分含量低于60%,已达轻旱标准。

预计1月份降水较常年同期略偏少,全市月总降水量北部5~9毫米,南部3~6毫米;月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略偏高,北部-5.0℃~-4.0℃,南部-1.0℃~0.0℃。预计月内19日左右和23-25日有两次降水过程。

针对1月份气候特点,市气象局建议有关部门提前做好并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设施农业、畜牧业等抵御低温冷害(雪灾)能力,保障设施安全及牲畜安全越冬。交通运输业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中短期天气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障运输通畅和安全。积极做好能源(电力、煤炭、天然气等)供应和储备工作,把灾害性天气对各部门以及群众正常生活等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市民政局

全力保障冬季困难群众生活

为了妥善安排冬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市民政局积极行动,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入冬以来,市民政局组织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逐村、逐社区、逐户认真开展冬春困难群众调查摸底工作,建立了《今冬明春重点困难对象救助花名册》,制定了《冬春灾民生活救助实施方案》。根据各县市区《今冬明春重点困难对象救助花名册》,市民政局及时下拨冬春救灾经费2400万元,救灾棉被8000床、捐赠衣物5000件、棉衣裤3000件,对需救助的重点困难群众冬令期间每户发放生活救助金1000元,对一般困难户每户发放生活救助金300元。同时,积极争取中省补助资金,给城市低保户按每人300元、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按每人200元发放节日期间生活补助费。救灾棉衣被已于2012年12月25日前全部发放到位,冬令救助金正在组织发放。

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捐赠活动,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捐赠活动的通知》,号召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组织共产党员、干部职工带头参与本单位捐赠活动,目前,全市各级共接收捐赠资金278万元,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并尽快发放到位。

开展形式多样的困难群众慰问救助活动。2012年12月10日-20日,市民政局相关人员分为10组,深入13个县市区实地检查各类民政政策落实情况,对26个镇办72个村182户冬季群众生活安排情况进行了抽查。近期,开展了"访贫问苦促和谐"活动,要求系统干部职工每人帮助五名特困户,上门了解他们的实际问题,逐户分析情况,制订相应救济措施,为每户家庭至少解决一件实际困难。

冬季以来,开展了"寒冬送暖"集中救助专项行动,由市县两级救助站组织人员坚持每天上街巡查,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和救助,为他们送去棉衣、棉被、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通过护送回家、进站救助、临时救助等方式,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据统计,全市各级救助管理站共上街巡查1080次,发放棉衣360余件、棉被360余床,救助1306人次,其中未成年人381人次、危重和精神病人286人次。

市农业局

积极应对 防寒减灾

当前正值冬季农业生产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的防寒防冻工作,避免造成蔬菜温室大棚等设施受损、畜禽冻害及饲草短缺等现象,咸阳市农业部门切实把各项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指导农民加固蔬菜温室大棚、畜禽圈舍、落实大棚、畜禽圈舍等保温供暖措施,落实小麦防冻和果树防冻除雪措施,避免和减少严寒天气对农业生产设施造成损失。

对于全市设施蔬菜重点产区、苹果产区、畜禽集中养殖区,市农业部门相关人员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加强对冬种农作物的管理,及早采取各项措施帮助菜农做好蔬菜大棚温室的防寒保暖工作。咸阳市各地菜农也及时对自己的大棚和温室采取了防寒保暖措施,为蔬菜穿上了防冻"保暖衣"。

果业是咸阳农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更是果区农民收入的来源,进入冬季,咸阳市农业部门积极投入到当前果园管理工作,农业科技人员及时进村入园指导果农及时清园、涂白,果园深翻等,督促果农及时抓好果园清园、冬剪、涂白、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市防汛抗旱办

充分发挥水利设施 做好抗旱冬灌工作

入冬以来,由于咸阳市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少,礼泉县、泾阳县土壤水分含量低于60%,已达轻旱标准,为确保粮食增产丰收,市防汛抗旱办迅速动员,积极开展灌溉工作。

针对因寒冷天气造成的旱情和用水矛盾,咸阳市各大灌区立足实际、开足马力、加大流量,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水利部门多次深入到宝鸡峡、泾惠渠、羊毛湾灌区督促检查抗旱冬灌工作,争取多引水。与此同时,市水利部门加强与抗旱、农业、气象等部门沟通,根据天气情况和农田作物灌溉需求,确定了最佳放水时机,多措并举、科学调度,全力保冬灌,保证小麦安全越冬,为明年小麦壮苗早发、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灌溉中、灌溉后,水利部门对灌溉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严把冬灌质量,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严格落实违规处罚细则,解决好灌水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争时间、抢速度,确保冬灌工作顺利完成。

目前,全市累计完成灌溉面积210万亩,开动各类机井1.2万眼,抽水站178处,投入抗旱人员4.8万人。宝鸡峡灌区已完成灌溉面积42万亩,泾惠渠完成灌溉面积35万亩,羊毛湾灌区完成灌溉面积8万亩,在冬灌高峰期,全市灌溉日引水量达45㎡/秒,日最大灌溉面积达4万多亩。

市集中供热和燃气管理办公室

完善供热运行体系 保障居民冬季采暖

冬季供热关系到千家万户,供热效果也是广大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结合去年供热的实际情况,市集中供热和燃气管理办公室超前谋划、提早动手,全力做好供热各项工作,确保今冬居民正常采暖。

去年4月份开始,市集中供热和燃气管理办公室在设备检修、工程建设以及购煤工作方面提前动手,对供热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先后多次外请专家和相关人员做督导检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完善供热管理制度,对部分管网、锅炉进行改造。与此同时,市集中供热和燃气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员先后到西安几家供热公司学习经验,要求热企在进煤的时间、数量、质量上要深化细节管理,与煤矿签订的热煤要专煤专用,并要求各热企要及时准确地向供热管理科上报《进煤计划表》和《进煤周报表》等资料。

针对去冬以来的严寒天气,咸阳市各热源企业在供热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下,随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管网温度和流量,确保用户不挨冻。加强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将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率先垂范。为全力保障供热稳定,咸阳市各热源企业配备了全天候应急值勤人员,不间断在供热一线进行巡回检查和防护,做到发现问题随时检修、及时处理。同时,认真做好用户咨询、投诉受理工作,及时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化解矛盾。 (C)③

新闻推荐

寒冬采莲人

辛勤的劳作看到成堆的莲藕,采莲人心中充满了喜悦。清点一天的收获本报记者何建虎摄影报道眼下正是三九天气,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走进兴平市阜寨镇临近渭河的滩地上,记者被一群忙碌在荷塘里的采莲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